第232部分(第2/4 頁)
北疆軍接管河套以及附近草原。
至於其他地方,他們愛怎麼打都行,就比如現在的鮮卑中部,和連正率軍吞併一些小部落,軻比能和步度根此時也正在想辦法聯合壯大起來遏制住和連的勢頭。
馬騰回去後沒有什麼大動作,不過,有探子彙報說馬騰著手加強軍隊建設,原來的三萬多殘兵敗將經過整頓後成了兩萬五千人,除此之外,馬騰還打算招兵買馬湊齊三萬大軍。
對這個訊息最感興趣的莫過於韓遂了,在世人眼中,馬騰經過上次戰敗,早就已經是元氣大傷,連自己的領地都丟掉的軍閥,跟掉了牙的老虎沒有區別。
所以,馬騰自行裁剪兵馬其實也稱得上是明智的行為,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大量開支,至於說到還要招兵買馬,那多半都是吹出來的,要不然就是想招納一批死囚充軍。
如果是以前,韓遂多半也會這麼認為,可這次會盟之後,馬騰明顯靠住了北疆軍這棵大樹,韓遂不得不小心,他並不覺得馬騰這麼做僅僅是為了減少軍費開支。
誰知道這裡面有沒有公孫續的影子,誰能保證這不是公孫續的建議,就算馬騰兵力減少了,可是如果有北疆軍援助呢?如果馬騰跟公孫續達成了什麼協議呢?
為了保證西部的安全,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威嚇附近那些不安分的部落,公孫續的部隊暫時還駐紮在會盟地點附近,他並沒有要向其他部落出兵的意思,但是如果說撤軍的話,恐怕暫時也不可能。)
軍隊雖然停留下來,但是這騎兵的訓練卻不能停,除去選鋒軍採取以戰代練以外,其他部隊都在軍營附近受訓,而這些部隊中,最受重點照顧的,就是黃忠麾下那五千俘虜軍騎兵了。
這是一支完全由被別人拋棄的亡命之徒組成的部隊,他們跟北疆軍其他騎兵部隊沒有任何交情,甚至,他們跟僕從軍們還算是有點過節。
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就是,他們,竟然也成了北疆軍的一份子。
這是僕從軍將士們完全沒有想到的,這支部隊人數少,又喜歡惹事,其中並不缺乏桀驁不馴之輩,很多將領都不明白要這樣的騎兵部隊有什麼用,難道讓他們去打頭陣嗎?
有關於這些,公孫續都沒有做過多解釋,黃忠作為這支部隊的統帥,他現在一天到晚都投入到這支騎兵的訓練中去。
他以一人帶兩人的辦法,讓自己的親兵從這五千人中挑選出六百人練習騎射。作為草原騎兵的一份子,這些人中並不缺乏神射手,不過,跟黃忠比起來那就差的遠了,黃忠有自己的打算,他挑選出這六百人致力於騎射的訓練。
除此之外,剩下的騎兵被分為兩部分騎兵,除去五百人作為重騎兵的種子之外,其他人都是按輕騎兵訓練。雖然只有五千人,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五千人囊括很多騎兵兵種。
文丑這些天幫著黃忠教導這些人練習槍術和刀術,徐晃則帶著那五百人練習重騎兵的衝鋒陷陣之術,至於黃忠自己,除去平時參與教導之外,他還會時不時的從騎兵中挑選出一些有天賦的人編入自己的親兵隊伍進行訓練。
總之,這樣一支桀驁不馴的部隊早遭受這樣的重點照顧之後,他們漸漸也放下了心中的成見,對於公孫續和黃忠,他們也是相當的尊崇。
除去公孫續以外,沒有誰能給他們帶來活路,有關於這一點,這五千騎兵中所有人都很清楚。當初他們就得到不少訊息,由於他們之前是被俘虜過來的,再加上他們原來的部落首領又不願意將他們贖買回去,所以,他們就明顯沒有存在的必要。
草原上最緊張的就是糧草,部落與部落之間的爭鬥多半也就是為了領地和糧草,所以一旦一個部落抓到了不少俘虜而又無法妥善處置的時候,這些俘虜的命運就是被殺,集體被殺。
這是草原上不成文的規矩,沒有誰站出來反對過,也沒有誰會去反對。因而,當初這些俘虜再被拋棄之後都覺得自己是死路一條,卻不想,公孫續最後還是給了他們活命的機會。
他們又成了軍人,而且還是在北疆第一勇將的統帥之下,這也算得上是莫大的榮耀了。
此時,黃忠正在高臺上盯著場中騎兵們的訓練,一隊隊騎兵相互練習搏殺,那六百練習騎射的騎兵此刻正在跟四百選鋒軍將士對陣,雙方主要都是以弓箭殺敵,不過,這些天來,這六百人一次都沒有贏過,為此,黃忠不得不將選鋒軍人數從六百減到四百,如果現在他們還不能贏的話,那選鋒軍人數就得繼續減下去。
黃敘策馬走了過來,他走到黃忠身邊說道:“爹,這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