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1/4 頁)
總的來說,我們跟匈奴人各有優點,現在是誰也奈何不了誰,依我看,這場戰鬥的勝負恐怕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軍隊的質量和數量,而就是後勤。我們必須在這兩方面下手,才能找出擊破匈奴的辦法。”
戲志才讚賞的看著關羽說道:“雲長果然厲害,看來這春秋讀多了,不僅僅對刀法有好處,對行軍打仗,同樣也有好處啊,哈哈哈哈。”
眾人都被戲志才的這句話丟給逗樂了,關羽更是笑呵呵的回道:“軍師就莫要取笑我我了,若是說起謀劃,我關羽比軍師還是要差一截的。”
“不。”公孫續揮手說道:“其實,雲長已經說到點子上了,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這兩個因素。
我軍佔據的是兵甲犀利和百戰雄獅的優勢,可是敵軍的人數確實比我們多上很多,所以,這軍隊的關鍵,我們與敵軍是各佔據一般,剩下的就要看後勤了。
匈奴人一向是過著遊牧生活,牛羊馬匹就是他們的後勤,而且,每次大戰,匈奴人都會將糧草困在牛羊身上,而牛羊又可以以草原上的青草為食,戰馬又是吃牛羊攜帶的草料。
這樣一來,他們的後勤壓力就小很多,我軍的後勤還得依靠民夫和流民運送,雖然我們也有不少牛馬運送,但是,比起匈奴人,我們還是差了點。
除此之外,我們的糧草壓力很大,幷州這邊,既要賑災救濟流民,又要支援前線,雖然有幽州的支援,但是,我們的後勤壓力還是很大啊,這也是我要在這個節骨眼上跟諸侯做生意的原因所在。
好在我們跟諸侯的生意基本能定下來,糧草方面的難題總算是解決了,但這也只能支撐我們半年,所以,就後勤方面來說,我們基本沒有佔據到什麼優勢。”
眾人聽了更加感覺形勢不容樂觀,黃忠這時候突然問道:“既然不能解決我們後勤的難題,那索性就先拖垮匈奴的後勤,匈奴軍隊這麼多,後勤壓力很大,我們相對而言還是要小點的,不如,我們就派軍破壞他們的後勤。”
“不只是後勤。”趙雲補充道:“匈奴人丟了草原就什麼都不是,這次作戰,雖然匈奴人佔據了本土作戰的優勢,但是,我軍也算不上是客軍,我們對草原也很熟悉。
匈奴人有這麼多牛羊馬匹,那他們每天要消耗掉很多糧草,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要找到合適的水源,如果不能解決牛羊馬匹的飲水問題的話,匈奴人的戰鬥力會大打折扣。
如果可以,我們也可以在水源中下毒,這樣就會給匈奴人帶來更大的壓力。”
“這樣不是不可以。”張飛這時候站起來看著地圖說道:“面對我們北疆軍,匈奴大軍必定不敢分兵,可是一旦不分兵,那數十萬大軍的飲水就成了難題,要找到這樣合適的水源確實不容易。
我們的確可以從這方面下手,但是,這樣一來,我軍的飲水同樣也會是難題,恐怕這下毒,是萬不得已的辦法啊。而且,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生機勃勃的草原,而不是死氣沉沉的草原啊。”
公孫續看著地圖說道:“不錯,你們都說到點子上了,漢升說的加大敵軍後勤壓力的事情我已經著手辦了,而且,我不僅僅是要加大敵軍的後勤壓力,我要的,乃是擊垮整個匈奴的後方。
除此之外,我們還是要從敵軍的水源上面下手的,不過,這僅僅是一個輔助的辦法,匈奴四十多玩大軍聚集在一起,確實是龐然大物,所以,我們若是想戰勝敵人的話,就必須逼對方分兵。
而這逼對方分兵的關鍵,就是從這水源著手,只要匈奴敢分兵,我們就可以集中優勢兵力給對方的一部分以迎頭痛擊,在者,我軍雖然有十萬新軍,但是,這十萬新軍的作用也不可小覷。
十萬新軍將會是保衛大營的主力,有他們在,我軍的大營就可確保無憂,而我軍剩下的精銳騎兵,就可以不斷出擊匈奴軍,只要是面對同等數量的敵軍,我軍騎兵的優勢就會很明顯,所以,這關鍵就是,我們如何才能讓對方分兵。”
聽到眾人的發言,戲志才拍手笑道:“哈哈哈,北疆幾大將軍聚在一起商討策略真是不簡單啊,一人一言就制定了克敵制勝的策略,想來,我和文和該做的,就是如何將這策略細化到每一步了。”
公孫續聽了笑道:“好了,志才,你也別賣關子了說說看,有什麼好的辦法沒有。”
戲志才拿起身旁的一根木棍指著地圖說道:諸位請看,我所指的這塊區域,將會是我軍大營所在,正方的大軍已經駐紮在此,想來,以正方的性格,他肯定已經在修建工事,在這,我們的水源不會被切斷,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