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1/4 頁)
算的話,步軍的損失率還是很大。
不過,剛剛路過新軍營地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了個辦法,或許對我軍步騎協同作戰很有幫助,而且,這個辦法,當年衛青大將軍北伐匈奴的時候也用過。”
戲志才這時候聽了說道:“莫非,你說的是衛青將軍的車陣,步軍依靠車陣防守,同時又能攻擊敵人,是這個嗎?”
賈詡點點頭回道:“不過,我軍沒有特製的戰車,恐怕一時直接很難排練這樣的陣法。”
公孫續在一旁聽的有點雲裡霧裡的感覺,他還不是很明白這兩個軍師到底是在說什麼,於是,公孫續發問道:“兩位,有這麼好的陣法是不是應該先跟我描述描述,怎麼得也得讓我參與討論啊。”
戲志才聽了笑道:“主公,這個,其實也沒有什麼。當年衛青將軍北派遣去征討匈奴的時候,由於沒有能夠正面跟匈奴人對抗的大量騎兵,衛青將軍就冥思苦想出一種車陣。
每次作戰的時候,衛青將軍會先讓自己的騎兵五纏住敵軍,然後步軍迅速將戰車圍城半圓或是排列在後方,步兵則依次列陣,這樣,至少步軍的後方是不會遭到攻擊,如果匈奴人想擊敗漢軍的話,就必須得從正面擊破漢軍的槍陣。
可是,這樣一來,匈奴騎兵就等同於是拿騎兵的性命在跟漢軍步軍的性命做交換,但是,如果不能正面擊破漢軍的話,匈奴人又不能對漢軍造成損失。
當然,這種陣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漢軍,但是,戰爭的主動權還是在匈奴騎兵手上,除非是大決戰或者是被包圍了,否則,這種陣法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戲志才這麼一解釋,公孫續當然就明白了,剛剛戲志才說道車陣,他還誤以為是戰國時期的那種衝鋒陷陣的戰車,現在看來,戲志才說的戰車應該就是一種保護性的工具,就類似與大營中的柵欄一樣。
不過,不同的是,這種戰車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在空曠的草原上為步軍建立一座保護性的堡壘,讓步軍的後方或是側面避免敵軍騎兵的突襲,這樣也能安撫步軍的軍心,不至於讓步軍造成混亂。
看見公孫續內心還有點疑惑,戲志才就說道:“主公,或許這種陣法很簡單,您或許沒有想到,從表面看起來,這種陣法確實很普通,但是,往往最普通的正是最有效果的。
而且,這個陣法最大的優點就是無需訓練太久,只要及時將戰車安排到指定位置,步軍就可以列出方陣,這對新軍是最好的選擇,新軍最熟悉的莫過於方陣。
只要兩翼的騎兵能給新軍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新軍將士就能避免混亂,這樣,只要跟匈奴騎兵對陣幾戰,我軍的那十萬新軍必定能迅速熟悉戰場,這,是我軍前期的必經之路啊。”
公孫續聽了點點頭回道:“不錯,是該想辦法讓新軍儘快熟悉戰場,那就有必要跟匈奴騎對陣幾戰,關鍵就是要讓新軍經歷戰火,讓他們儘快成為合格的老兵。
至於陣法方面,暫時不需要什麼精妙的戰法,方陣就足以,反正匈奴騎兵最多也就能做到正面突破和背後突襲,說道突襲,我軍的騎兵絕對是匈奴騎兵的祖先。所以,匈奴騎兵能夠拿得出手的無非就是憑藉人數的優勢從正面擊垮我們。
而方陣確實是抵禦匈奴騎兵進攻最好的方式,至於戰車問題,我看好解決,我們不是有運糧車嗎?只要將我們的運糧車蒙上鐵皮,戰鬥的時候在車上用布袋裝滿沙土,這樣就能放火防水,匈奴人就只能選擇正面突破我軍槍陣。
而且,我軍的運糧部隊也可以採取類似的辦法應對突發情況,一旦遇到有騎兵突襲的話,運糧部隊就可以用這種陣法固守待援,這樣就可以減少損失。”
“妙啊。”賈詡接過話頭接續說道:“主公說的策略基本跟當年衛青將軍提出的類似,只不過,我軍現在的騎兵也不弱,所以,我們對車陣的依賴性就相對小點,再者,主公。其實我們暫時是要打消耗戰,對嗎?”
看見賈詡這個精明樣,公孫續笑道:“不錯,暫時確實是要打消耗戰,我們要拖住匈奴騎兵主力,最好,我們現在還是適當反擊,給匈奴人造成壓力,那樣的話,匈奴人多半還會從後方徵召大軍支援前線,那我們勝算的機會就更大。”
“主公用兵一向喜歡正奇並舉,實在是讓我佩服。”戲志才拍手讚道:“不過,主公,您不覺得這樣用兵的話風險太大嗎?若是有一環連線不上,那我軍的整體計劃機會受阻啊。”
公孫續聽了笑道:“好你個戲志才,又想來打聽點內幕是吧,想問什麼直接說就行,何必搞這麼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