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進入華山峪,沿溪行山路行走,過五龍橋,溪谷中有巨石擋道,上刻有斗大“魚石”二字。這魚石的名字並不是指這塊石頭的形狀似魚,而是因為在面西的斷石上呈現有黃色魚形,其首尾完備,姿態活躍,栩栩如生,因有此名。傳說是清代華山峪出了蛟龍,突然發了大水,蛟龍游到此處被雷神閃擊,化為巨石,即魚石。在魚石的摩崖石刻下面刻有其來歷,上書“光緒十年六月六日,山內蛟起,衝裂巨石至此,中見魚形,首尾皆具,其事不知所在,因異而識”。
從魚石上行約百米,可見篆刻在石壁上直徑達一米多的“壽山”兩個大字,傳為陳摶所書。再上行數步,即到王猛臺,王猛是東晉永和年間人,少年時曾隱居華山讀書,後任尚書令,曾助前秦統一北方和西南的廣大地區。王猛臺便是王猛隱居華山讀書之處。
繼續前行,山路更加曲折,行約不遠便至希夷峽和石門。希夷峽原名叫張超谷,後因陳摶在此託骨安葬,後人漸更名為希夷峽。過石門南行約一公里處便是莎蘿坪,此處原名洞天坪,因栽種莎蘿樹而得名。莎蘿樹即菩提樹,是從印度引進的樹種,相傳也為陳摶老祖親手所植。後也在清光緒十年六月六日,華山峪那次的山洪暴發中沖毀,樹及莎蘿坪所有建築全都毀於水患。現今坪上的所有建築皆為後建。
由桫欏萍南行不遠即到藥王洞,供奉的是藥王孫思邈。再一路南行,經過毛女洞與雲門這兩處主要景點,便到達青柯坪。登華山的這條路上,青柯坪算是個標誌點,從青柯坪以東才是真正爬山的開始。青柯坪之前的這段路,都並不如何艱險。
青柯坪因坪上多生青柯樹而得名。坪地面積約四十餘畝,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簾洞瀑水下行穿坪而過,是華山最大的坪地。其三面環山,呈圈椅型,四周壑靜谷幽,泉石奇秀,濃廕庇天,翠峰雲繞,樓閣掩映,登臨如同仙境,有“小蓬萊”的美稱。
由坪上放眼環視,可觀賞蓮花峰、鳳凰嶺、獅子嶺以及水簾洞、和合二仙、二仙下棋、壽星石、鳳凰單閃翅、白馬過橋、獅子滾繡球、金龜戲玉蟾八個景觀,這便是有名的“華青八景”。
唐詩語隨身帶著部數碼相機,一路而來,不時拍照留念。見得此處美景,便又拉著方慕南合影。二人在這裡遊覽一番,略微休息了一會兒之後,便又接著上路。
離青柯坪往東不遠便見一巨石,名叫“迴心石”。迴心石之上便是華山頭道險境千尺幢,體弱者到此石處嚮導通常便會勸其回頭下山。表示華山路險,從此開始沒有勇氣或力氣再行登山者,可以在此回心轉意。
千尺幢有石梯三百七十餘階,是從鑿開的孔洞中穿過,盤旋於懸崖峭壁之上,遊人需手握鐵索,手足並用,沿陡峭的山路攀登,令人望而生畏。平均坡度達七十度,有的地方几成垂直,上面臺階都可以碰到鼻尖。石階很窄,皆不滿足寬。行經其間,崖壁陡峭,頭頂只見一線天光,驚險絕倫。出口名曰“天井”,為“太華咽喉”。若用鐵板蓋上,則上下無路可走。
方慕南站在迴心石上仰頭望著面前的千尺幢,深吸了口氣,向著唐詩語道:“我們可不可以在這裡回心轉意,下山轉乘纜車?”他小時也是上高爬低,身手敏捷之輩,再高的樹也敢爬,現在雖然大了,膽子卻也並沒弱了多少,只是懶的怕動了。他說這句話並不是因為怕,而是因為懶。這傢伙,爬上去得多累,哪有坐纜車來的舒服省力。
“不可以。”唐詩語毫不猶豫的拒絕,在後輕推了他一把,道:“你給我上吧!”
方慕南再次哀嘆了一聲自己的命運,無奈地手抓鐵索,開始攀爬。這千尺幢太陡,石階又罕,腿不能太過使勁,否則人就會向後倒,主要是靠手勁把身子給拽上去。那叫一個累。
上了千尺幢,鑽出“天井”,向北折即到了百尺峽,是登山的第二道險途。只見這裡危石聳立,直插雲表,令人望而生畏。兩壁高聳,中間夾有一塊從天而降的巨石,上刻“驚心石”三個大字。人從這大石下穿過,確實驚心動魄,生怕這大石從兩壁間忽然掉下來。
透過百尺峽後,再經過仙人橋、俯渭崖、黑虎嶺等小險處,便到了登山的第三道險途“老君犁溝”,這是夾在陡峭石壁之間的一條溝狀險道,深不可測,有石階五百七十多個。石級依壁臨溝而過,傳說這裡原來沒有路,是太上老君登華山時見此處無路可通,牽來青牛一夜間犁成的這條山溝。其形確如耕地時留下的犁溝,所以被稱為“老君犁溝”,又叫“老君離垢”,寓意離開塵垢到達仙境的意思。
在溝的盡頭是被稱為“猢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