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3/4 頁)
郊外的板車。那裡的路已被染成黑紫色。那是鮮血凝固的顏色。那條路來來往往不知在這幾天之內走了多少遍。但是宮門口的屍體依舊數不過來。
如若不是吳賽的那那兩萬精兵和剩下的兩萬步兵全部在城裡城外戒嚴了。或許現在場面更加悽絕吧。縱使吳賽在邊關軍中待了那麼多年。但是這樣慘狀的場面他還從未聽說過。他深深地嘆息著,是呀,他怎能平靜下來,那些死去的人啊,其中不乏他的人。他再一次地嘆著氣。
“啪啪啪”身後有人上了城樓。是吳賽的副手曾志。他看著吳賽低沉著嗓音說道:“將軍,目前戰場死亡人數已經基本清算好了。死亡人數一共七千六百多。重傷四千多。輕傷者不計其數。”
吳賽點點頭:“多少兵,多少起義軍?”
曾志猶豫了一下,看著吳賽臉色不好,望著城下緩緩地說道,“官兵死得多一點。起義軍,大概有兩千多人。”
吳賽點點頭:“我知道了。你下去忙吧,我自己待會兒。”曾志點點頭,看了一眼吳賽便下去了。
這是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在這個新年不久的正月裡,近萬人被捲入這張戰爭而喪命。他們只是一群普通人,雖然是官兵,但是他們有何政治立場?
沒有,只是聽命行事。但這又怎樣?每朝每代不都如此嗎?政治家們為了自己的道義,信仰,利益,又或者其他任何一種理由,都會使得無辜百姓受戰亂之苦。
這些當兵的也不過十幾歲的孩子,一旦戰爭再次爆發,朝廷必定要徵收壯丁以作為戰爭兵源。假若每一次戰爭都這樣勞民傷財,即使蠻夷人不虎視眈眈,國家自己也會走向滅亡。這是必然的。
現在對於這個民族來說最需要的是什麼?是需要一個可以給大眾帶來新鮮血液的領導人。是一個可以帶領舉國上下走向百姓安康的生活的君主。那麼首先,現在的皇上,朱建必定要下臺,那麼。政治大變動勢必會有一場殊死拼搏。而戰爭同樣是避免不了的。
三天三夜,戰場清理乾淨了。這裡的血跡被清洗乾淨了。但那些靈魂呢?
皇上朱建回到了他的上書房。下面站著的是低頭不語的吳賽。朱建看著他:“吳將軍,朕現在已經沒有可以信任的人了,你幫幫朕吧。幫朕看看誰為什麼要這麼做?啊,你這麼聰明你知道吧。”
吳賽面露難色。他看著朱建思索了一番小心翼翼地說道:“皇上,您是一國之君,所有人都是您的子民。微臣也是你的臣子,所以臣一定會為了皇上,為了百姓做一切臣可以做的事情。”
朱建看著他:“吳賽,你知道朕現在真的已經力不從心了。朕也知道朕沒有三皇五帝那些雄韜偉略。但是朕既然繼承了大呂朝,哪怕是最後到最後一刻,朕也不能放棄。否則,朕愧對先皇啊。以後朕若是追隨先皇而去,朕不知有何顏面面對先皇對朕的信任啊。”
吳賽退後一步恭敬道:“請皇上放心。微臣已經在皇宮內外加強了幾倍的兵力部署。想必那些膽大包天的賊人絕不敢再來了。”
朱建點點頭:“嗯吳賽。那這些你就多費心了。朕有些累了”吳賽退後一步彎了彎腰:“皇上一定要保住龍體,微臣告退!”朱建點點頭。吳賽看了一眼那個閉著眼睛面目憔悴的人慢慢退了出去。
走出上書房,吳賽順著這偌大的皇宮一層層地穿過,走了好幾道門之後才似乎見到皇宮的大門。吳賽在門內駕著馬勒緊韁繩賓士而去。
這災難來得太意外,一時間舉國上下一片譁然,更是哭聲一片。的確。誰家的孩子誰傷心。不過也有提前哀悼國破家亡的。總之,不管如何,都無法改變歷史前進的腳步。正月裡這件災難雖然還不至於讓整個朝廷頓入一片混亂,但卻是歷史即將翻開新篇章的開始。在這一年,也是所有人命運發生巨大轉折的一年。或飛黃騰達,貨就此隕落,在歷史的見證下,一切都將悄然進行。
吳賽離開皇宮,騎馬到了戴坤的府上。進門之後,戴坤和李珣把這位迎了進去。在客廳坐下,下人斟了一杯熱茶,吳賽大口喝光之後才看著兩人,“你們知道是什麼情況嗎?”
李珣和戴坤面面相覷,李珣轉頭看著吳賽搖頭:“我們也不清楚啊,不是我們的人。”戴坤點頭:“的確不是,我們不可能一下讓這麼多人一起起義的。而且,我們的準備並沒有這麼充足。”
吳賽看著他們,半響點了點頭:“嗯,這次雙方死亡慘重。你們先觀望一下,等到時局適當的時候,你們才出來,那時候別人已經筋疲力盡,到時候你們儘管上,帶著人四處包抄,然後個地方也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