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她和皇上都是這麼認為的。這件事,宜早不宜遲。
只是,她還有一件事搞不懂。為什麼柔巧會出現在宴會上?皇後不傻,若說柔巧背後無人指使,她是絕對不會相信的。宴會之上,守衛重重,柔巧一個弱女子,又是那般顯眼的打扮,這麼可能混得進來?
那麼指使的人會是誰呢?皇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康妃。這一場戲唱得精彩,逼得皇上不得不處罰柳淑妃,處罰柳家。否則將民怨四起,沸反盈天。有能力這麼做的,似乎只有一個康妃。但是康妃之前明確說過,她不會在千秋誕那日挑事。為此甚至放棄了最佳的反擊柳淑妃的機會。這的確是表明了最大的誠意。
皇後是很尊重康妃這個對手的。她慢慢地將康妃從她的懷疑名單上劃去。除了康妃,難道是錦妃?皇後在問自己。錦妃給她的印象是粗中有細。絕不是外表表現出來的那種直筒脾氣。那樣脾氣的人,是坐不上錦妃這個位置的。但是若說她能夠策劃這麼完美的一個事件,皇後還是覺得不太可能。
難道會是鄭貴妃?鄭貴妃一直給人老好人的形象。平日裡不多言不多語,也不爭寵,看起來是最沒有威脅的人。但是她卻是除了皇後之外,唯一一個生下孩子的人。康妃如何善謀,錦妃如何聰明,還不都是失掉了孩子?這樣看來,鄭貴妃絕對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般簡單。如果鄭貴妃謀劃了這件事,那麼她的目的是什麼呢?推倒了柳家,對於鄭貴妃有什麼好處呢?鄭貴妃的父親,是當朝宰相。柳家雖然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但是就實權而言,遠不如鄭家。柳家的存在與否,似乎對於鄭家沒有什麼影響。柳淑妃的存在與否,對於鄭貴妃也不會產生影響。這麼看來,鄭貴妃動手的可能性也不大。
既然不是三妃中的任何一人,那麼情況就有趣了。柳淑妃被治罪後,勢必空出了淑妃的位置。下面從陳昭儀算起,九嬪都有可能問鼎妃位。那麼就是說,九嬪都有可能策劃這件事。而最有可能的就是陳昭儀。
皇後在心裡翻來覆去地思索陳昭儀的可能性,竟然越想越覺得她的嫌疑最大。如果柳淑妃被治罪,空出了淑妃之位,陳昭儀無疑是最有可能晉封的人。當日刺客行刺,四妃中傷亡慘重,低等宮嬪中也有受重傷的。但是陳昭儀卻沒事,這有點不合常理。另外,皇後想起時候調查此事的時候,有人告訴她,負責舞蹈的梅修容曾事先向她求過曲譜,並且徵求過她對於選曲的意見。
☆、(10鮮幣)第一百零一章 眾怒
? 梅修容是確定了曲子後,才找的舞姬。這就是說,陳昭儀完全有能力在這裡面動手腳,從而確保梅修容選上她安排的那批舞姬。當時皇後就懷疑過陳昭儀,但是皇上是想壓下此事,不欲公開。所以就找了梅修容做了替罪羊,草草結案了。
如果陳昭儀和柳淑妃一起策劃了這場行刺,目的是除掉四妃。至少除掉其中的兩個。也就是前淑妃和另外一個人。這樣柳元兒繼任淑妃,陳昭儀也可以順位晉封為妃。兩個人的目的就都達到了。
但是青燁的出現打亂了她們的部署,最終只殺了前淑妃,其他三妃卻都安然無恙。這讓陳昭儀不得不再次尋找機會,伺機除掉四妃中的一人。所以當她得到柔巧時,她決定再次出手。所不同的是,她這次對付的人是她曾經的隊友柳淑妃。只要柳淑妃一死,不僅空出了淑妃的位置,更是將她參與刺客行刺的那件事永遠地帶進了棺材。皇後想到這裡,心中不住地打顫,如此完美的計劃,如此精妙的設計,這個陳昭儀果然不容小覷。
“都不是省油的燈啊!”皇後抬起頭,目光裡一片森冷殺意。
康妃回到瓏華宮,因為在外面站得有些久了,身子受了些涼。千靈急忙命人給她熬了薑湯服下。康妃喝了薑湯,身子暖暖的,舒服極了。楊瓊從後面貼近她的身子,輕聲道:“娘娘可是想休息了?”
這在耳邊響起的聲音讓康妃一下子清醒了。她回頭,沒想到楊瓊離得實在太近,她的唇瓣刷過了楊瓊的面頰。
康妃還沒有反應過來,楊瓊已經伸手固定住她的頭,來了一記長吻。
康妃的身子漸漸無力,待到長吻結束,她已經完全倒在楊瓊懷裡。她為了自己薄弱的意志力生氣。伸手推了楊瓊一把,道:“你也不看看時辰,現在天還亮著呢。”
楊瓊的眼睛晶亮晶亮的。“娘娘的意思是,天黑了就可以了嗎?”
康妃氣結。“你少來,本宮可不許你隨意胡來。”只是說出口的話,氣勢上弱了很多。
楊瓊笑呵呵地圈緊了康妃的身子,“娘娘說得是。我都聽娘娘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