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1/4 頁)
其中除了常委副市長孫中平是常寧市長要求跟隨的之外,其它兩人都是主動要求跟來的。
常委副市長孫中平之所以被常寧點將,那是因為這是一個可能會被拉攏的人,因為就常寧所知,孫中平在永陽市委之中也是屬於無派系人物,是一個埋頭苦幹型人才。在者,想和馮思哲接觸一下,孫中平副市長也可以做為一箇中間的鈕帶。
想常寧到任永陽之初,的確是需要這樣的人才幫襯自己的。這他就點了名。
孫中平也樂於想看看大湖縣拉來的這個投資,搞的究竟是什麼,是真幹事業還是為了一個虛名。這便順水推舟跟著來了。
宣傳部長李連學是以宣傳大湖縣拉來投資二百萬為題,主動要求跟著來採訪,另外市長下到基層,有宣傳部長跟著也是很有面子的人,因為這次跟隨市長的記者和報社人員就是不少,甚至永陽市電臺也來了人,而有李連學在一旁輔助,這項工作就會進行的更好。
當然表面李連學是這樣的目的,實際上他還是想借機看看常寧到大湖縣有什麼目的,同樣他也可以藉機來看一下和自己關係很好,屬於自己人的大湖縣宣傳部長何主華,另還可以與和何主華交好的大湖縣長方賢智,武裝部長李萬里聊一聊。隨著大湖縣拉來了二百萬的資金,並且說明了這還只是先期投資,那接下來就是他明揚的時候,慢慢的大湖縣在整個永陽地區的位置也會突顯出來,誰掌握了這裡,以後在永陽市委也就等於有了一定的發言權,說白了李部長也是奔著掌握大湖縣委來的。
在說到市委統戰部長汪炎金,這個人可是市委副書記仇富貴的鐵桿,這次來他是以檢查大湖縣統戰工作而來,當然這也僅是表面的任務,實際上他的任務就是一條,奉了仇富貴的命令來看看常寧這是玩的什麼把戲,怎麼剛到市委就要求到大湖縣來視查呢?
可以說四位主角都是懷著不同的心思為到了大湖。在國道通往大湖縣的叉路口,縣委書記孫世存,帶著縣長方賢智等縣委縣政府四套班子在這裡靜靜的等候。直到看到車子來了,孫世存是馬上不自覺的挺起了胸膛,穿著擦的鋥亮的黑皮鞋向車隊迎了上去。
打頭的警車停下,接著眾位領導的車了也依依依靠在了路邊。然後以常寧為首的四位市委常委就安步下車,走到了孫世存等人的面前。
“歡迎,歡迎,歡迎常市長一行市委領導來我大湖縣指導工作。”孫世存盡力的展開了自認為最燦爛的笑容向著常寧就迎了上來。
“大湖縣的同志們太客氣了,你們在縣委大院中等著就行了,看看,這樣隆重的儀式多耽誤工作呀。”常寧似有些不悅的說著。只是表情上還要裝做不能太生氣的樣子。
常寧這個人,其實說白了並不太適合做官,更應該適合當一個科學研究人員,因為他的骨子裡多的是耿直,少的是彎彎繞。
第二百七十二章 避而不見
在他看來,到大湖縣視查是有著多方面的因素的。一來做為省農業廳的常務副廳長,他對農業的瞭解遠比一般官員要更多,更細緻一些。來到了屬於農業大市的永陽,他工作中打交道最多的還是農業,這可以說是有些對口的意思。這一次來大湖縣也就是想借機的考察一下大湖縣農業工作,藉以看看永陽的農業到底與省中其它市縣的農業有什麼不同。二來此行也是為了告訴別人一聲,市委中新來一位市長,自己要弄出一點動靜,別人才好重視。
雖然說骨子裡常寧是幹實事的人,甚至有時候性子有些直,並不是太會演戲,但對於官場上的一些事情他也很是清楚,也知道在很多時候還是要從善如流才能在這個環境中很好的生存下去。為此這才體現出了來大湖縣的第三件事情,那就是見見這個馮思哲。
要見馮思哲不難,只需一個指示下去,馮思哲就會乖乖的到市政府工自己彙報工作,但那樣做有些太被動了,更有以權壓人的動機,這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是和馮思哲做一個好的上下級同時,能不能成為朋友。因為想在永陽市立腳,實現自己的執政理念,那就必須要有權。而做為一個外鄉人想在有些排外的永陽市站住腳就需要別人的幫助,這個馮思哲無疑就是可以幫助他的那個人。
雖然說讓一個市長找一個副縣長幫忙有些說不出口,可僅僅是用了一個月多一點的時候馮思哲就單槍匹馬的由京都落戶到大湖縣並站穩了腳,就是這份手段的智慧也是值得他好好學習的,更不要說在市委之中還有那麼四個半會支援他呢。
本不想弄的興師動眾的常寧看到孫世存他們的大陣仗己經拉開了,心中除了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