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沒有見到包書記之前,馮思哲的心情很是忐忑,可是見到之後,這份緊張反而慢慢消失的不見了。許是重生的經歷或是說有著強大預知能力給了他力量,總之現在的馮思哲絕對心情是越來越平穩。
包書記也很驚訝於馮思哲的表現,一般情況下像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哪一個看到自己不是緊張的要命,甚至說個話也會是露洞百出,而馮思哲這個年輕人怎麼就可以這樣的放鬆,說他是留學生,包書記並不認同,什麼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各式的留學生他見多了,也沒見一個有著馮思哲這樣的良好心態,幾乎可以用舉重若輕來形容。對,就是舉重若輕,這就是馮思哲給包書記的第一印像。
為了把握談話的主動權,同時也是想看看馮思哲這個所謂劍橋大學的雙類碩士生是不是肚子裡真的有墨水,包書記終於開始問及到了關於證券的具體問題。“馮思哲,你在英國呆過,我又看了你寫的那篇有關證券的文稿,真是很受啟發,那你現在能不能和我講講,你認為我們共和國如果是現在開設證券交易所那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或是說不足之處在哪裡呢?”
“呵呵,包書記,這我哪敢瞎說呀。”關係到具體事件,馮思哲的確不能信口雌黃,在這種原則性的問題上他必須要謹慎再謹慎,小心再小心,不然一個不小心,那給包書記的好印像和這些天來的努力都將會復之東流的。
第十四章 共同探討
“唉,我叫你說你就說,來,丁秘書,你也不用記的,就是隨便的聊天嗎?說錯了也無所謂。79閱”包書記似乎是看出了馮思哲的顧慮,這便笑著讓丁全禮把筆記本收起來,然後很真誠的雙目看著馮思哲。
馮思哲看包書記擺出了這個架式,他也知道今天自己不說一點是什麼不行了,況且自己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展現才華,同時為國家證券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少走彎路的點子,現在包書記讓自己說,也是正合他意。
“那好,那我就試著說說吧,就像您剛才說的那些,如果我說錯了,您可不能怪我。”馮思哲有些訕笑著看向包書記。
“嗯,我知道,你就放心的說吧。”看著馮思哲把預防針打的這樣嚴,包書記是越來越好奇馮思哲接下來會說些什麼內容了。
清理了一下嗓子,馮思哲終於開了口。“包書記,經濟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在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同時,開啟國內資本市場也刻不容緩,證券交易所成立也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沒錯,對證券,對股票一詞,就很多從文革思維中走出來的人而言,設立股份制公司、發行公司股票、成立股票交易所,簡直是天方夜譚,這根本就是走資本主義社會的路子,為此第一個問題就出現了,那就是觀念。事物在發展,社會要前進,老觀念就必須要改變。”
咋一聽馮思哲先扔出了觀念一詞,包書記很是點了點頭,“不錯,說的好,繼續。”做為改革先鋒的包京國他也很清楚,共和國雖然成立時間不長,可經歷的事情不少,以至於很多人現在的思想就是求穩,求穩就是謹慎,可謹慎過度有時候自然就會阻礙社會的發展,這觀念不改變很多事情自然就走不下去,這一點他是深知深明的。
“好。”馮思哲也點了一下頭,同時腦中開始構思語言構架,“我想現在中央對於是要不要和如何引進外資銀行和要不要和如何建立證券交易所一定有一些爭議,但我想說,證券交易所一定要建。答案非常簡單,國家發展現在一切為經濟發展為中心,為經濟發展鋪路,那證券交易所就將是必然存在的產物。而我相信只要我們能統一思想協調工作,建立法規制度,比如說嚴格的公司法,證券法並與立法機構、監管機構、學術單位一起推動與監督,問題並不會很大。。。。。。”
馮思哲憑藉著後世對90年證券交易所的一些弊端給予了實質性的建議。當然與其說建議還不如說是與包書記兩人在共同探討。這一點馮思哲也很服氣,包書記本人就像一個天生的經濟學家,每當馮思哲提出一個好點子,包書記馬上就會抓住關鍵,馬上能上就找出解決問題的相應辦法,可以說與包書記的一番長談之後,就是馮思哲本人也受益非淺,畢竟後世他對申城交易所並不是很關注,有一些深度的問題他也看不到,而現在聽了包書記一席話後,他自我感謝長了很多的見識。
包書記在與馮思哲一番長談後,也是深有感觸,其中很多馮思哲提出的新觀點新思路都馬上得到他的認可,以使他的腦海之中是流光一閃,相繼許多以前沒有想明白的問題都瞬間的有了最好的答案。
“哈哈哈,馮思哲,不簡單呀,劍橋大學的雙碩士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