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中想的卻是郭襄這隻鳳凰。
樹上的小鳥聽到何足道那琴聲,慢慢從睡夢中醒來,圍著何足道飛翔。朝陽公主聽到琴聲也慢慢走了過來,她雖然不完全懂他的先生彈奏的曲子,但她明白這個曲子是有來歷有故事的,要不然她的老師不會想現在這樣專著。她突然有種想了解這個老師的衝動,這樣的一個琴棋書畫絕代的人物,為何琴聲裡總有這淡淡的憂傷
看到朝陽公主到來,何足道停下了撫琴。
“先生,我要出趟遠門,這段時間就不能和你學琴了。”朝陽公主向何足道行了一禮道,她雖然貴為公主,但對待何足道向來是謙遜有禮的。
“公主要去什麼地方呢?”何足道問道。
“我隨我王兄他們去江湖上游歷一番,聽說明教要開天下武林大會,我想去開開眼界。”朝陽公主面有喜『色』地說道。”
“武林大會?那她會不會也去呢?”何足道想道。
正文 第39章 明教
“我雖然是一介文人,卻喜豪俠之士,奈何我一生致力於琴棋書畫,無緣結識那些賭勝馬蹄下,由來輕死生的英雄,武林大會應該是天下英雄雲集吧,連我也有些嚮往了。”何足道不願意放棄任何可以打探到郭襄行蹤的途徑,故意長嘆道。他在王府裡面從來沒有展『露』過武功,所以人人以為他只是個文弱的書生,。
“先生若想隨我們一道參加武林大會,又有何難?朝陽和王兄說一句就可以了,只是這江湖艱險異常,一路上還請先生不離我們的左右。”朝陽公主正怕和狼神狼王等凶神惡煞一般的人物通行會沒有什麼共同語言,聽得何足道也想去武林大會瞧瞧,她心裡自然歡欣。
“在下也就是去看看,定當緊記公主的吩咐。”何足道在心裡苦笑了一番,難道他的堂堂崑崙三聖何足道還需要自己的學生保護嗎?”
自唐以來,波斯拜火聖教在中國廣為傳播,中南,東南部為甚,稱為明教,至南宋末年項少雄執掌明教已經是第三十代教主。
大宋開國以來,明教教眾聚整合軍,屢次與朝廷發生衝突,稱為江湖一大勢力。
哪裡有聖火,哪裡就是光明頂,哪裡就有明教弟子的身影。明教弟子涉足江湖之事本來不多,但聖教行為被各大名門正派視為異端,所以也在百年間積累下眾多恩怨情仇,越演越烈,被少林,華山等名門正派視為邪魔。
但明教弟子中高手層出不窮,尤其善於近身搏擊,外功攻擊列各大門派之首,同時掌風中夾雜聖火的灼傷效果。
明教武功是典型的先發制人,當明教弟子祭起聖火之後,進攻威力在短時間內會得到最大爆發,放棄防守,以其一招制敵。防守能力較弱的敵人,在明教弟子的一擊之下,幾乎沒有可以翻身的機會。
明教以命相博的特徵並非憑空而來的,而是明教弟子相信在自己血涸將亡之際,聖火能喚起自己的新的生命。所以即使明教弟子戰鬥中處於下風,也未必輸給對手,所以即便是少林這樣的門派也不敢輕易和明教開戰。不過這幾十年以來,丐幫出了洪七公這樣絕代的人物,雖然丐幫的名聲響徹江湖,那明教卻是很少有人在江湖上行走,以至於許多人都忘記了明教的存在,直到三天之前,江湖上絕大多數的門派都收到了明教送上的請帖,邀請一眾江湖人士上明教總壇光明頂參加武林大會,重新選舉新的武林盟主。
雖然明教以前的名聲在少林等武林正派看來不怎麼好,自襄陽被破,郭靖一死,江湖中可謂群龍無首,所以重新推舉一個武林盟主就顯得非常的必要
光明頂上,聖殿之內聖火熊熊,正是明教總壇所在地。
明教韜光養晦二十年,如今兵強馬壯,正是復興的大好時機。明教教主項少雄,光明左使離不破,光明右使範長河,智慧王楊廣,神武王高風,飛天王不留影,鐵面王振天威,五行旗使已經幫中的精英此時都聚集在聖殿。
教主項少雄傳說是項羽的後代,大概是四十開外的年紀,生的虎背熊腰,他那天生的捲髮披肩,顯得高大威猛,當他走上教主的寶座,底下頓時山呼“拜見教主。”
項少雄擺了擺大手,聖殿裡面頓時鴉雀無聲。項少雄用他那特男人特渾厚的聲音緩緩『吟』唱:
光明普遍皆清淨,常樂寂滅無動詛;
彼受歡樂無煩惱,若言有苦無是處。
常受快樂光明中,若言有病無是處。
如有得住彼國者,究竟普會無憂愁。
處所莊嚴皆清淨,諸惡不淨彼元無;
快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