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卓立雲海,自己於武學又有所悟,乃自號三豐。
悟得以柔克剛拳理,張三丰與之從覺遠大師口中所得的部分《九陽神功》結合,慢慢創造出武當綿掌和七十二路武當長拳來。
十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江山已經易主,但這十年對張三丰來說不過是白馬過隙,張三丰武功既成,在山中取了些清泉洗靜了臉面,準備到江湖上游歷歷練一番。
這正是:
十年磨一劍,武當三豐出。
正文 第28章 生靈塗炭
張三丰在武當山上修煉武學之道十年,風餐雨宿,早就衣不蔽體了,他身上穿著的是幾張獸皮做成的衣服,又因為他身材高大,頭髮也是長而散『亂』,所以他一下山就被人當做了野人,鬧了一回笑話。張三丰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形象已經很邋遢了,他連忙又回到山上,打了一些野物,和山下的農戶換了幾錢銀子以及兩套粗布的衣裳。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張三丰從少林出來至今,已經十年,十年的時間不過白駒過隙,在歷史的長河中也是不起眼的一瞬間,不過原本還算完整的南宋河山早已經是支離破碎風雨飄搖了。
張三丰下了武當山,卻也沒有什麼固定的目標之地可去,天地雖大,但他卻舉目無親,就連朋友甚至是師長,他在這世上恐怕也找不出幾個來。
此時正是春天,廉價的雨水總是鋪天蓋地地下,張三丰身上的粗布衣服也是溼了又幹,幹了又溼。
在少林寺的時候張三丰其實很嚮往外面的生活,因為外面的生活很精彩,在外面也可以見識到不同流派的武功,結交天下的英豪。
雖說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說,但張三丰的師傅覺遠大師只不過是少林的一個最下等的雜役僧人,而張三丰自幼在藏經閣中助覺遠大師灑掃曬書,雖然稱他一聲師父,其實並未剃度,是少林俗家弟子,所以張三丰不曾有學機會學武功,張三丰在少林的那麼多年就就僅僅學了一套少林最粗淺的入門功夫“羅漢拳”,此外還學了一些覺遠大師無意中在那《楞伽經》中的夾縫之中發現的達摩祖師親手書寫的一部經書《九陽真經》上的一切基本功法。張三丰雖在名滿天下的少林呆了上十年,卻依舊是井地之蛙,沒有見過什麼世面,更不知道什麼是江湖。
後來張三丰隨覺遠大師到華山之巔,從子和尹克西處追回那被盜的那四卷《楞伽經》,受了神鵰大俠楊過一番指點,雖然只有四招,卻是受用無窮,才知道武學之道精妙無窮,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才知道並不是少林的武功就真的可以壓制全天下的英雄,就更加想到外面闖『蕩』一番,結識像楊過,郭靖那樣的大俠豪傑。
雨一直在下,下在這個支離破碎的世界也下在張三丰的心頭,不過張三丰卻不討厭這連綿不斷的春雨,因為他喜歡流動的水,他那以弱克強,後發制人的武道就是仰觀浮雲,俯看流水才領悟的,這水在張三峰豐的眼裡是有靈『性』的東西。
多事之秋,老天也欺負人,那連綿的春雨竟然連續下了半個月
長江岸邊,江陵城。
連日的降雨早已經使長江之水開始氾濫,這一日雨稍微小了一點,城中大多數的男子就在蒙古兵的催促和鞭子的驅趕之下來到了岸邊,搬運沙袋加固加高那護城之堤。
長江裡的水翻滾著,泛著黃沙白浪,就像一條不安分的巨龍在咆哮,而江水位似乎以可見的速度在上漲,已經無限接近那護城之堤,有的地方甚至已經開始往城中浸水。
無數衣衫襤褸的男子將很大很重的沙包從很遠的地方背到河堤,那當中有不少的老人與還未成年的少年,他們在雨中奔跑著,喘息著,雨水早已經將他們的衣裳全部打溼,使他們那原本沒有血『色』的臉看起來更加的蒼白,有些人不堪重負倒在了趟著水的泥地上但又被蒙古人用鞭子趕了起來,繼續去搬運沙袋,有的人口中已經累的溢位了鮮血。在這些百姓的身後是一隊隊蒙古人的鐵甲,他們手執戰刀,虎視眈眈地看著那些搬運沙袋加固增高河堤以及護城堤的南宋遺民。只要有人搬運的速度稍微慢了一點,就會立刻招來蒙古兵的毆打。
一個半大的孩子不堪重負,突然在雨中倒了下來,暈了過去,他揹著的那個沙包也掉在了泥濘裡,那個在雨中用冷漠眼光看著這一切的蒙古軍官立即下令兩個士兵把那孩子丟到江裡去,他嫌這半死不活的人躺在這裡會影響別人的搬運。
兩個蒙古大漢從馬上跳了下來,一人抓住那半大孩子的一隻手,就往長江邊上拖。一箇中年漢子將他背的沙袋丟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