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而已,我對於他們而言也不過只是阿風的女人罷了。漸漸地,我也就藉故不大去參與那些聚會的了,倒寧可躲在家裡看看書,寫寫東西什麼的,阿風在拉了我幾次不成以後也就不勉強我去了,他自己仍然去玩他自己的。很顯然,阿風是非常喜歡那種娛樂方式的,那些地方一直都令他有如魚得水的感覺。這已經成為了我們最大的不同之處。
這樣的日子一天一天地過著,我的生活也如此一成不變的定格為了一種模式了。
就在這一年即將結束的時候,一個男人的出現讓我的生活起了一絲漣漪。
他叫方誌林,是廣州城一家報社的編輯。因為我有幾篇散文是經過他刊發的,便有了幾次聯絡,主要是透過書信和電話交流了一些文學觀點之類的,並沒有涉及到其他的問題。但他的文筆頗讓我欣賞的,久而久之,無須中我對於他本人也產生出了不少的好感來了。故而,當這個方誌林提出見面的要求時,我也就並無反感的欣然前往了。
等見到這位素未謀面的"朋友"時,他那出意乎料的年輕著實讓我大吃了一驚.
"那我應該是怎樣的呢?"方誌林笑了."是一頭白髮,兩眼昏花嗎?"
我不禁莞爾,我想像中的編輯就是這般模樣的.
他扶了扶鏡框,嘆了一口氣."唉!幸好還戴了這麼一副眼鏡,冒充一下斯文,不然你准以為我是個賣菜的了."
我再一次被他逗笑了,他多少讓我想起了二哥.立刻就消除了那一點陌生感,談話開始變得輕鬆了起來.
自此,我們就停止了書信的往來而改為了直接的見面.每次也並沒有去過哪裡玩,只是坐在咖啡屋或茶園裡一邊淺飲著,一邊閒聊著,並無任何的特別之處.但是,那種氣氛,那種感覺真的很愜意,令我第一次有了"友誼"的溫馨感受.
隨著見面的次數增多,我們談話的範圍也開始漸漸變大了起來,從文學涉及到了較為私人性的話題了.方誌林是個比較開朗而透明型的人,外向而又健談,很有一些無事不可對人言的作風.因此我很快就知道了他的家世,以及他生活中的經歷和種種趣事.而我自己,就不是那麼喜歡談個人的事情了,甚至是刻意的在迴避著.
"你是江南什麼地方的人呢?"
"我?"我遲疑了一下,隨便說了一個南京附近小鎮的名字.
"不大像啊."他上下打量著我."你不像是生長在那種小地方的人呀."
我勉強地笑了一下,沒有答話.
"你一個人在這裡嗎?"他又問:"有親戚沒有?"
我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你必定是有一個很精彩的故事啦!"他深思地,"可以講講嗎?"
"哪有啊?"我敷衍著."你小說看得太多了吧!"
他不相信地看了看我,卻也不再追問了.
一次見面時,方誌林建議道:"為什麼不叫上你的男朋友呢?人多會熱鬧一點嘛!"
其實我從來就沒有提到過阿風的情況,但以方誌林的聰明自然是很容易就猜得到的.
"他很忙的."我推辭.
阿風和他完全就是兩種型別的人,是不可能談得到一起去的.何況,我也不知道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並沒有向阿風提到過有方誌林這樣一個朋友的存在.
方誌林好奇地問:"你男朋友是做什麼的?"
"歌手."
"歌手啊!"他驚詫了."想不到他是做那一行的."
我有些不悅了."有什麼不好嗎?"
"不!不是那個意思."他急忙解釋,"我只是沒有想到你會找那種時髦人物作男朋友的啊."
"那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人才對呢?"我反感地問:"你們的衡量標準又是什麼?"
方誌林被我有一點過激的反應弄得一愣,好一會兒才吶吶地說:"你別生氣嘛!我又沒有其他的意思,只不過是╠╠╠╠"
我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忙扯開了話題."那╠╠╠你的女朋友呢?"
他聳了聳肩."還不知道出生沒有呢?"
"你的眼光太高了吧!"我取笑他.
他收起了笑,正色道:"這不是眼光高不高的問題,而是合適不合適的問題.不一定非得完全的志同道合,但一定得有某些共同點吧,否則怎麼能長久的在一起呢?"
我心裡不由得一怔,共同點?我和阿風的共同點又在哪裡呢?我有了片刻的疑惑.但只有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