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4/4 頁)
這封信後,才知齊子恆乃是家中幼子,前面兩個哥哥都是苦讀多年卻名落孫山,最後不得已回到鎮上做了小生意。齊子恆已是家裡最後的希望,兩個哥哥為了培養幼弟成才也不遺餘力,寧淺舟看著又是感動,又是傷情,不由暗自下了個決定他要冒名頂替前去參考,以齊子恆之名做一番事業。
齊子恆臨去之前,也曾滿懷遺憾的望著他說出那段話,下輩子要與他結拜兄弟,再去一起參考一起做官,如今齊子恆已死,他們卻還是可以一齊上京趕考。只要他還在,齊子恆的家人便是他的家人了。
他想得十分清楚,一顆心也有了寄託。。電腦站www;.CN更新最快。振作精神繼續前行,一路奔京城而去。
他途經繁華的大城之時。把身上幾樣小玩意都在古玩店變賣了,換得好幾張大額銀票傍身,才去市集租了一輛馬車。
此後他赴京的速度便快了許多,但一路上所見地徵令都標有時限。新帝登基至今不到兩月,已在各路赴京的年輕人裡選拔了不少可用之才。最後一次大選的報名之期乃是本月月底,他不得不叮囑車伕儘量快馬加鞭。
趕到京城地第一日已是當月三十,進城時的擁擠盤查又花費了小半日,他進城之後半刻也不敢停,直奔徵令上所說地報名之地。
那條路上他看到不少與他相似的年輕男子,個個都是一臉期待與緊張之色,腳步匆匆而神情激昂,一齊奔向他們夢想中的大好前程。
報名處果然是人山人海,無數從全國各地趕赴京城的學子都及時趕來。寧淺舟排了許久的隊,報名卻只花了片刻,發回給他地竹牌上寫上了他的姓名。簡簡單單刻著一個號碼,還有考場的準確地址與時間。竹牌背後是幾行小字。說明考試的規矩和禁忌。
他拿著這塊小竹牌看了半天。不由得佩服這位新帝所行的妙法。無論何等出身之人,都可以統一報考。考試時便只按照臨時的號碼安排座次,考卷上的姓名一律寫在最左側,全部收上後再由多人一起重排考卷順序,以粗線載死每份考卷的姓名與號碼。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