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伸出手去就要攥走她。獨孤靈揚手避開,卻將桌上的茶盞掃落地面,清脆的白玉瓷破碎的聲音在寂靜的夜裡格外響亮。
“貴妃娘娘,發生什麼事了?”是弄月的聲音,隨之而來的是警覺的羽林軍衛兵的腳步聲。
“沒什麼,打破杯盞而已,明日再清掃。別進來打撓本宮休息。”獨孤靈忙高聲回答,一邊焦急地催促司徒羽:“你快走吧。求求你”
司徒羽深深凝視著她,唇邊勾起邪魅的笑:“好吧。給你幾天時間考慮,我會再回來的。”言畢,縱身躍出窗外,如鷹般消失在夜色中
☆、第39章 驚鴻一瞥
大慈恩寺,位於長安城內大明宮的正南面,臨近風景秀麗的曲江池。乃是唐高宗李治為亡母長孫皇后祈冥福所建,當年的主持曾是大名鼎鼎的唐僧玄奘法師。大慈恩寺香火鼎盛,終日煙火繚繞,誦經聲不絕於耳,亦是皇家女子最慣於祈願拜佛之寺。
七七四十九日時,李豫率眾妃及眾皇子皇女去大慈恩寺做法事,為父皇超度亡魂。皇帝龍輦出行,又有眾妃及眾皇子,隊伍自然浩浩蕩蕩,李輔國率左右羽林軍全面出動侍衛,楊傲及獨孤良所率之宿衛軍更是貼身護衛,一點也不敢鬆懈。從城北的大明宮至城南的大慈恩寺,坐馬車只需半個時辰的工夫。李輔國陰鷙桀傲不可一世地高踞駿馬,“特特”地行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獨孤良和楊傲神采飛揚地護衛在龍輦的左右。
龍輦鳳鑾儀仗浩浩蕩蕩地行進於朱雀大街,百姓紛紛迴避,熱鬧繁華的朱雀大街全面肅清。由於李豫對獨孤靈的寵愛,雖然獨孤靈名份為貴妃,居皇后之下,然而所用的儀仗鳳輦、吃穿用度卻全是皇后的排場。沈珍珠一路上都在生悶氣。
不知不覺已到大慈恩寺。大慈恩寺不愧為唐高宗下旨所建寺廟,氣勢磅礴,莊嚴雄偉。但見寺內香火鼎盛,善男信女摩肩接踵,人頭攢動。
獨孤良先行下馬入寺報知住持。住持圓真方丈忙命人將大雄寶殿清場,並親率一群和尚出寺迎接。圓真方丈六旬有餘,溫文儒雅,兩道長長的白眉低垂下來,和著下頷銀鬚飄飄,頗有仙風之姿。
圓真方丈唱諾:“阿彌陀佛,聖駕光臨敝寺,有失遠迎!住持圓真這廂有禮了。”
太監掀起簾子,李豫步下馬車。只見他穿著繡文金九龍五色雲的龍袍,面如冠玉,貌似蟠安,貴氣逼人,威嚴冷竣。真龍天子一現身,便叫眾位和尚瞧呆了。
可是待隨後的皇后及貴妃娘娘現身時,他們更是忍不住偷眼看痴了。這兩位絕色女子,傾國傾城之姿實在是世間罕見。遠遠逗留在現場觀看的香客不由自主發出了此起彼伏的讚歎聲。
就連蟄伏在大雁塔頂的司徒羽,驟然瞥見獨孤靈,也不禁倒吸一口氣。邪魅的桃花丹鳳眼直勾勾地盯著她,痴迷的眼神令世上任何女子見了,都會心馳神往。
這貴妃娘娘簡直如同畫裡的仙子乘風而來,雖然一身素縞,但那一縷青絲勾勒出丹鳳娥眉。雲髻高聳似春柳環枝;金鳳珠釵如鳳舞朝陽,夜明珠璀璨奪目,令日月失色。明眸靈動清澈如秋水盪漾。桃腮若霞,口似櫻桃。輕移蓮步,香風襲人,出塵脫俗,宛若不食人間煙火的九天玄女,梨渦淺笑,沉魚落雁。
只聽李豫道:“圓真方丈,不必多禮。今日朕到此,是為父皇做法事,這些虛禮就免了。只是這法事需慎重周全才是!”
圓真方丈笑得慈眉善目:“聖上,早已準備好了,請聖上和各位娘娘入內吧。”
在跪墊上跪了半個時辰,獨孤靈的腳漸漸麻痺,冗長的儀式和程式漸漸將悲傷抽離,考驗著人的耐性。李豫跪在正中央,手持念珠,星眸微閉,隨著高僧誦經,左後方為沈皇后,右後方為獨孤貴妃,其他娘娘及皇長子李適等依次跪下。整間大雄寶殿一片肅穆。羽林軍及宿衛軍都在門外守侯。
忽然,銀光一閃,李豫突感一陣生風的涼意。他暗道“不妙”,忙睜開星眸,打算出手擋掉,但這支明晃晃冰冷冷的飛鏢速度如閃電一般,尤其是在他猝不及防之時發出,待想到回應,似乎已太晚。說時遲那時快,一支羽化神針以比閃電更快的速度擊落那支飛鏢。哐啷——飛鏢及那支羽化神針落在李豫的跪墊前,李豫驚出一身冷汗。
“保護皇上,來人啊,保護皇上!”沈珍珠大聲呼救。“啊——”眾妃尖叫奔逃。房粱頂上突然跳下三個蒙面黑衣人,兩個揮劍直刺李豫,一個揮劍刺向正在大聲呼救的沈珍珠。
“啊——”沈珍珠嚇得花容失色,跌倒在地。眼看劍鋒就要刺入,獨孤靈咬牙勉力抬起跪到麻痺的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