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3/4 頁)
就是這個,我們必須得做最壞的打算”黎君臉色從沒有的嚴肅,“不是先前的那些大師傅,谷琴手裡掌握黎家大量的絕世秘方,一旦被柳家或黃埔家得去,有強大的財力做後盾,對黎家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君兒怎麼打算?”
“立即調整調香處的生產計劃,把谷琴掌握的那些香品都停下來,防備一旦柳黃兩家生產出大量同類香品,造成我們的香品滯銷,積壓”黎君果斷地說道,“尤其就要到雨季了,一個不好就會發生大量的黴爛變質”香品不是酒越久越醇,香品積壓時間長了,香味跑了,香韻也就不純了,開香坊最怕的就是滯銷,一旦滯銷積壓就會形成惡性迴圈,直致倒閉。
想到這麼多香品被迫停產,黎老爺額頭青筋蹦了幾蹦,最後還是狠心地點點頭,“目前也只能如此了”忍不住又捶足頓胸,“驟然縮減生產計劃,黎家的生意怕是也要一落千丈了”看了看黎君,想要再勸他去把穆婉秋請回來的話卡在喉間,只嘴裡不住地長吁短嘆。
“得失都是暫時的,只要不動了根基就不怕”恍然不知父親的哀兵之策,黎君安慰道,“我們就先生產白姑娘改制的那些香品吧”
“就那麼幾種,再優秀也撐不起門面啊”黎老爺還是希望他能把穆婉秋請回來。
黎君直接把話岔了開去,“只要能撐過這段日子就好,平城那面傳來好訊息,曾家已經掌握了英王私吞賑災糧款的事實,正追拿一個關鍵證人和證據,大約一兩個月就能來大業,到時我們把這些連同馬寧府事件的關鍵證人宋祥一併秘密呈給萬歲相信英王一黨再也猖狂不了幾天。”見黎老爺要說話,又道,“父親這次拜見寧王,沒聽說永安宮有什麼訊息?”
太子就被軟禁在永安宮。
面對固執的兒子,黎老爺無奈地嘆息一聲,道,“寧王透露,明玉公主大婚前萬歲曾御駕永安宮單獨和太子呆了一個時辰”
“這是個好訊息”黎君猛一啪手,想起什麼他又傾身上前,壓低了聲音,“父親可有把萇敏的事情透給寧王?”
如果英王私造兵器豢養死士的事兒不及早上達天聽,難說英王發現陰謀敗露不會狗急跳牆直接帶人逼宮,到最後,他們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我只說萇敏倒糧食發了大財,門下竟養了八千食客,君兒正極力結交呢,指望著有一天黎家倒了也好上門討一杯羹”黎老爺微微笑道。
“寧王怎麼說?”
“聽到萇敏,寧王爺就直皺眉,說是好像在哪聽過這名字,我就說他原是英王府上的一個偷兒,不想被攆出去後倒讓他走了狗屎運,只三五年功夫積累的財富竟壓過了黎家,這樣不世的人才,王爺可要多多在萬歲面前舉薦才是”黎老爺笑著搖搖頭,“寧王爺當時就變了臉,想是起了警覺心”
“這就好”黎君撥出一口氣,“拔了萇敏這顆釘子,我們就勝了一半。”
“不到最後誰也不敢說贏,君兒千萬不能輕心”黎老爺語重心長地說道,“這次拜見寧王,才知道陳國發生了兵變,寧王這次出行明是視察災情,實則是奉密旨前往安順以南的陳周邊境,準備侍機行事”
第二百五十八章涉險
“陳國發生了政變?”黎君一驚,“難怪我連續兩封商函都杳無音信,密聞陳國邊境近日調兵頻頻,國內又有寧王南下代天子出巡,兒子還猜是又要發生什麼大事了,不想竟是陳國發生了內亂”又問,“父親可知新帝是誰?”
陳國位於安順以南,除盛產鐵銅等礦產外其他鹽糧布錦等全靠周邊大國供應,是大周的香品主要輸出國之一,黎家的香品每年就有三分之一銷往陳國。
近幾年來,黎家與陳國的大宗生意都透過陳國太子趙宏之手,臘月黎君去安順開闢新貨源,就曾秘見了趙宏,兩人達成秘密合約,趙宏同意並協助黎家在陳國開設分號,前提是無論何時,黎家都要保證絕對支援他的政權。
這也是黎君做的最壞打算,一旦英王登基,黎家就退居陳國偏安,總不至於斷了根。
誰知,人算不如天算,一直忙於明玉公主大婚香品的籌備和調查馬寧府事件真相,合約雖然簽了,可黎君卻沒精力去陳國建立分號,如今他剛倒出手來調齊了資金,不想陳國竟發生了政變。
黎君的震驚可想而知。
陳國新君若是太子趙宏也就罷了,若然不是,他這一年來的辛苦經營都將付諸流水,靜靜地看著父親,面色還是一貫的悠然,可黎君的心卻是怒濤翻滾,暗暗琢磨著一旦太子趙宏失勢,黎家要如何扭轉這一局?
“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