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部分(第2/4 頁)
肅清,國家賦稅連著好幾年都有點入不敷出,就這樣竟然還敢自稱盛世。這回真的是見識了什麼叫做不要臉。那些文臣簡直太無恥了,為了迎合聖意,竟然連這種不要臉的事情也敢做。那些平日裡鐵骨錚錚的言官御史也都集體緘默,甚至有湊熱鬧稱頌的。真是讓人不齒。
陸瑾娘揉揉眉心,只覺心煩意亂。讓人叫來周王,問道:“如今朝中的情形你也看到了,你作何想法?”
周王有點為難,“母妃,他們那樣子鬧當然不好。東南還沒解決,什麼盛世都是虛的。只是父皇父皇的性子如今有些古怪,大家也都是為了迎合上意,才會如此做。說起來,也是情有可原。”
陸瑾娘冷哼一聲,“這就是你的看法?認為那些人情有可原?緒哥兒,莫非將來你坐上那個位置,你也盼著有一天會有人那樣稱頌你,是嗎?”
周王苦笑,“兒子不是這樣想的。兒子知道那樣不好,可是父皇愛聽,現在無人敢唱對臺戲。就連陸大人不也在沉默嗎?母妃,兒子知道你很關心朝廷上的事情,說來說去也都是為了兒子,希望兒子能夠引以為戒,不要犯同樣的錯誤。但是兒子不得不說,朝堂上絕對不是非黑即白,多半的時候大家都是用中庸的態度來做人來做官。雖然讓人不齒,但是兒子認為其實這也是一種生存手段。就連兒子在朝廷上也不能免俗,也要跟著大家一起稱頌幾句。不管是不是真心話,但是那至少讓父皇高興,至少讓兒子在父皇心目中的地位更加穩固。當然,從本心上來說,兒子並不贊成這樣的做法,母妃也不用擔心兒子髒照著父皇學,兒子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是非標準,兒子不是那麼容易被人矇騙的。畢竟兒子走的路同父皇不同。兒子的路走得光明正大,名正言順,所以兒子不需要別人的認可。父皇的路走的格外艱難,當年宮變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父皇他很需要別人的認可,尤其是朝臣們的稱頌。”
陸瑾娘突然笑了起來,周王有些不明所以。陸瑾娘搖頭,說道:“沒想到你倒是真的將你父皇的那點心思給看透了。你說的一點都沒錯,因為你父皇這一路走來,難免有那麼一點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你父皇格外的需要別人的認可。任何人的不恭,對他來說都是挑釁。比如本宮。”
周王很驚慌,“母妃,你不要亂想。還沒到那一步,即便真的到了那一天,兒子也會努力保住母妃的。”
“本宮說了,本宮自有辦法,總之你不能亂來。既然你父皇愛聽,那你不妨隨波逐流,但是不可忘了本心,記得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陸瑾娘鄭重囑咐。
周王表情嚴肅的點頭,“母妃放心吧,兒子不會讓母妃失望的。”
這一年註定是讓乾德帝興奮難耐的一年,也是要在史書上記上一筆的一年。就在萬壽節前兩月,東南總算傳來了好訊息,官兵主動出擊,擊潰海盜主力,繳獲戰船三艘,擊沉五艘,俘虜五百人。不過俘虜全都被斬首示眾。這是官兵同海盜倭寇開戰以來,最大的勝利,足以被記載在史冊上。雖然海盜還沒有被完全肅清,但是海盜如今已經無力再戰,畢竟他們也是分了各個山頭的。這次失敗,讓海盜失去了絕對核心,無法再聯合起來同官兵打仗。分散的海盜,對於官兵來說,那就不算是大難題,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就一定能夠真正的肅清沿海的海盜。
這一戰,也使得下南洋的航海線重新開通。並且竇猛還為海師尋找了一個新的財路,那就是護送商船下南洋,既可以賺取維護和擴大海師的銀錢,又可以彰顯國力,震懾海盜。可謂是一舉數得。
東南剛剛穩定下來,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處理,竇猛還有在東南繼續下去的理由。可是朝堂和乾德帝等不及了。朝堂大佬們無法容忍竇猛繼續禍害東南,損害他們的利益。同樣乾德帝也絕對不允許一個東南王的存在,這是對皇權的極大挑戰。所以大捷的訊息傳到京城後三天,乾德帝就下了旨意,召竇猛回京。理由是讓竇猛回京述職,並且作為國之功臣參加萬壽節。
福樂抬頭望天,對陸瑾娘笑道:“看,皇帝這是要卸磨殺驢了。”
“驢子可不是那麼好殺的。說不定偷雞不成蝕把米。到時候被人看了笑話,不知道皇帝要怎麼才能下臺。”陸瑾娘很有自信的說道。
福樂卻不這麼想,“你覺著他還有什麼辦法?除非造反,否則只能被皇帝宰割。如今朝堂上多半的人都巴不得竇猛去死,畢竟竇猛在東南這幾年,可是讓那些人損失不小。不過竇猛自個倒是肥了。”福樂臉上露出嘲諷的笑容。
陸瑾娘輕笑一聲,“難道除了造反,就沒別的出路了嗎?你對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