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馬昭武說,目前,農業廳由常務副廳長江育奇同志主持工作,時間已經有了一年。主持工作和實際的一把手還是有區別的,有點名不正言不順,更難放開手腳,但從江育奇同志這一年來的實績看,效果是很不錯的。組織部已經完成對江育奇同志的考察,各方面的反饋都不錯,我們認為江育奇同志能勝任農業廳長工作。請省委予以考慮。
遊傑說,江育奇同志不錯,畢業於農業大學,屬於一名技術型幹部。
趙德良說,運達同志,你的意見呢?江南省是個農業大省,農業廳的地位很重要,你這個政府一把手,工業是你的左手,農業是你的右手呀。
陳運達說,我沒有意見,江育奇同志抓農業,很讓我放心。
趙德良說,既然這樣,那就定下江育奇同志。既然組織部已經對江育奇同志考察過了,由於時間緊,我看,就不需要再考察了,直接上常委會。
陳運達說,江育奇同志動了以後,常務副廳長的位置就空了出來,是不是一起考慮一下?
趙德良說,這個還是緩一緩吧。畢竟農業廳長需要透過人大選舉,目前還只能是代理廳長。如果現在就將常務副廳長人選考慮了,江育奇同志在人大選舉中又沒有透過,我們就很被動。而且,常務副廳長人選也不是很急,按照例行程式進行,比較穩妥一些。
唐小舟覺得,陳運達的意思很明顯,無論是一開始他出面替自己說話,還是現在提出一併解決常務副廳長,其實都是在爭取某種利益,目的性很明確,只是目前,還看不出他的著眼點在哪裡。
第七卷 第一次被謠言襲擊 第一次被謠言襲擊04
省委書記所說,符合一開始幾位書記討論的精神,別人自然不好說什麼。會議很快進入下一個議題,即討論外經委主任人選。按照唐小舟原來的設想,今天的會議,有兩個位置,一定會爭奪得很激烈,一個是宣傳部長,一個是外經委主任。趙德良既然孤身來到江南省,那就一定要牢牢掌握人事權。在北京時,朱興邦說了一大堆什麼宏觀微觀的辯證關係,說穿了,也就是一句話,暗示趙德良要牢牢地掌握人事權,只有掌握了人事權,他這個省委書記,才有了實權。相反,如果連這個權力都被陳運達抓去了,那麼,他也就被駕空了。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唐小舟認為,趙德良至少會在外經委主任和宣傳部長這兩個職位上有一番表現。
讓他沒料到的是,遊傑提了一個外經委主任人選,無論是陳運達還是趙德良,都沒有表示反對意見。
趙德良說,既然這樣,這個也定下來。下一個討論誰?
馬昭武說,先討論廣電局長吧。
陳運達在馬昭武的話剛說完時便說,我來提一個人選,杜崇光。
這個名字一旦提出,唐小舟便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今天書記會討論的職位有四個,而參加會議的人,三個書記加一個組織部長,恰好也是四個。如果平均分配的話,恰好是一人一個名額。馬昭武提名了農業廳長,遊傑則提名了外經委主任。難怪對於這兩個人選,陳運達幾乎沒有表示任何意見,原來,他是想將廣電局長這個職位,穩穩地收入囊中。
關於杜崇光,唐小舟還是比較熟悉的。
當初,陳運達在地區當行署副專員的時候,杜崇光就是他的秘書,可以算是陳運達的首任生活秘書。陳運達升任地委書記的時候,杜崇光被放到地區電視臺當副臺長。後來地改市,陳運達順利當上市委書記,杜崇光則當上了市廣電局副局長兼電視臺臺長,兩年後又升任局長。陳運達當上常務副省長後,將杜崇光調進了省廣電局,任命為副局長。陳運達的目標很明確,考慮讓杜崇光接任局長,只不過,在與張承明的競爭中落敗。誰也沒想到的是,張承明雖然擊敗了杜崇光順利當上了廣電局長,卻未能擊敗命運,他的局長才當了三年,杜崇光便迎來了一次接任的機會。
讓唐小舟奇怪的是,整個會議,趙德良竟然沒有出招,不僅前兩個提名,他沒有表示任何意見就透過了,現在,陳運達如此明顯地提名自己的親信,趙德良也同樣沒有表示反對。至於遊傑和馬昭武,在前兩個提名中,陳運達實際上支援了他們,此時,他們也就投桃報李,說了杜崇光許多好話。於是,這個提名又一次透過了。
與另外兩個提名還不同的是,無論是外經委主任還是農業廳長,都需要透過人大的選舉,廣電局因為是政府的組成機構,僅僅只需要任命,例行公示之後,任命就會生效,四個名額中,最為順利的,卻是廣電局長一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