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告訴我,繆斯,那位聰穎敏睿的凡人的經歷,在攻破神聖的特洛伊城堡後,浪跡四方。他見過許多種族的城國,領略了他們的見識,心忍著許多痛苦,掙扎在浩森的大洋,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使夥伴們得以還鄉。但即便如此,他卻救不下那些朋伴,雖然盡了力量:他們死於自己的愚莽,他們的肆狂,這幫笨蛋,居然吞食赫利俄斯的牧牛,被日神奪走了還家的時光。開始吧,女神,宙斯的女兒,請妳隨便從哪裡開講。」丘位元引了《荷馬史詩?奧德賽》第一卷的開場白。「你說,這是詩嗎?」
當然不是!「除了他以外,沒有人了嗎?」
「很遺憾,真的是沒有人。」突地,丘位元腦中靈光一閃。「說到詩,應該以中國人為主。你怎麼不試著呼喚李白啦、杜甫啦,看看他們會不會來?」
有道理,他們一個是詩仙、一個是詩聖,想必能輕鬆地和那群金陵十二金釵吟詩作對。「李白!杜甫!」
一白一綠的兩條身影頓時出現在房間裡。穿白衫的男子面目俊朗,唇畔懸著優雅的笑;穿綠衣那位臉上未見笑意,但他得天獨厚的風流模樣,就算斂眉寒臉,仍不減一絲俊逸倜儻。
慘了,他們誰是誰?偏偏在一旁的丘位元,也悶不吭聲的,盯著他倆看了好一晌的萬人迷,終於問道:「你們誰是李白?誰是杜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穿白衫的男子吟畢,穿綠衣的男子即刻吟誦:「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兩人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靜夜思〉及〈春望〉吟過,轉向萬人迷的同時,但見他一臉茫然。「公子,聽過了我倆各自的作品後,你仍不知我倆誰是李白?誰是杜甫?」
「不啊!」萬人迷的頭頂,猛遭丘位元襲擊!
「笨蛋,白衣那位是李白,綠衣那位是杜甫!連我這個希臘的神都聽出來了,你竟然聽不出來?你還是中國人耶,你要不要臉啊。」
「我的中文,從來沒有超過六十分!」萬人迷氣呼呼地辯解,真的不能怪他不曉得,他一見到詩就頭疼,記得李白、杜甫已經很好了,不要奢望他能記得他們的作品。
「不要緊。何事找我倆?」
「有個女生要我改編《紅樓夢》,讓十二金釵得到幸福的結果,她才願意和我談她的愛情煩惱。」陳述的同時,他隱隱約約擔心起,在唐代的李白與杜甫,可能讀過《紅樓夢》嗎?
「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李白吟完〈石上偈〉,換杜甫吟〈緣起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滿意的丘位元點點頭,總算找到解圍的人了。他笑著說:「見習愛神,學著點。我走了!」為了協助萬人迷吟詩作對,他已想到一項好寶物。
第三章 金陵四大才子 (1)
李白和杜甫。
杜甫和李白。
一向只能在書上看到這兩個名字的萬人迷,現下兩大詩人站在他眼前,反令他手足無措,不曉得該說什麼。他不但中文差,歷史也差,只能聽他倆不斷品詩,自己一句話也聽不懂。
「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悶來時斂額,行去幾回頭。自顧風前影,誰堪月下儔?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樓。我說這賈雨村這五律作得好啊。」李白說。
「一樣是對月,他哪裡比得上你?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哈哈,這等意境,諒是文曲再世,也比不上你李太白啊。」杜甫誇獎著。
「你少給我灌迷湯。魁星下凡,作的那首〈水調歌頭〉,就勝我極多。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呵呵,當神仙還是比當凡人好,隨時可乘風歸去,又不必擔心高處不勝寒!」
「可是」
還不待杜甫的辯解出口,萬人迷便舉起右手。「可不可以聽我說幾句話?」
「請。」
「第一,我是請你們來幫我解決《紅樓夢》的,請不要用那些詩來證明我的智商低;第二,請幫我想想下一步該怎麼走。」
杜甫給他個認真的答案。「我與李兄都不寫小說,要寫小說的話,你該找曹雪芹本人出來改編。」
沒錯,真正的罪魁禍首就是曹雪芹!萬人迷之所以一直沒想到這個名字,是因為不曉得《紅樓夢》的作者是誰,不能怪他,畢竟他的中文從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