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第2/4 頁)
但也奉勸這些人去調研考察一下當時的社會環境
其實,早在六十年代末,很多人都像何翔建一樣,掛著羊頭賣著狗肉,掛著公家的牌子,做著個體戶的事情,並不唯獨何翔建一人而已
就周興盛自己所知道的,就有一些人是這種情況,而且這些人當中不乏他身邊的爺爺奶奶輩熟人
前一世,周興盛同學的奶奶就和他說起過自己的故事說70年,當時的她有一門裁縫的好手藝,在衣服和褲子的款式上可以做出花樣來,跟隨港臺、日本影視明星的潮流,所以很受歡迎只不過,當時不能有個體戶,所以她並不能以這門手藝來謀生她當然不幹了,憑什麼?這是我的本事,我憑什麼不能用自己的手藝賺錢?
周興盛問她後來怎麼了,她說自己不管這些,只要有人來找她,她就會做
周興盛又問政府難道不會管她嗎?她回答說當然會管,居委會甚至都警告過她,只不過她說她只是幫忙改一下樣式而已,並沒有收錢;而且她性子辣,居委會的人知道詳情後又來警告她,她就大罵說你們又不給我安排工作,我下崗了,沒飯吃,不做這些難道想要餓死我嗎?
後來,這位奶奶告訴了周興盛一個實情,不是居委會不給她安排工作,她只是不願意去上班而已,因為做一條花樣褲子或者衣服比上班賺多了
這位奶奶最後還嘆息著說,雖然政府之後就不再阻止她了,但因為她沒能堅持下來,所以她並沒有創下一番事業,不然的話,現在肯定也是以純、美特斯邦威級別了
此後,周興盛就知道了一件事,不是鄧公要改革開放,其實是群情洶洶,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至於說覺悟這類的話,周興盛不屑評論
現在的美的當然不是後世那個巨無霸美的,現在的美的只是一個剛進入電器行業的小廠子之所以上了報告,理由也提了出來,居然是認準了何翔建這個創始人,認為何翔建的眼光、手腕和魄力,美的很有發展前途
在這一點上,周興盛還是比較認可的
還有一個公司是三一重工,一見到這個名字,周興盛差點以為是自己看花眼了
在周興盛的記憶中,牛比哄哄的三一重工可是機械行業的巨無霸,按理說應該是國企可是在這份報告中,三一重工壓根就不是什麼國企,而是四個人一起創辦的民營企業,三個政府機關下海的人,一個大學的教授
一個教授是核心,三個下海者是領導者,所以叫“三一”重工!
周興盛看得是直接無語了(未完待續)
ps:中秋佳節,祝親愛的各位書友節日快樂,閤家團圓,天天都有好心情!
重生香港做大亨第三卷 內地之行! 第五十八章 周老闆,你笑起來我滲得慌
後世,中國那些大名鼎鼎的企業,除了國企之外,大部分都是九十年代興起的,1995年之後達到高潮。而到了2000年之後,中國各行各業的形勢就差不多定型了,極少有後起之秀冒出頭來。
而到了2005年之後,再想做出一番大事業,已經失去了條件。
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領導者以及之下的參與者,想摻和進入分一杯羹或者成為行業領導者,那是妄想,就算技術革新了,老牌強者來一次併購或者打壓,還崛起什麼?除非是在技術革新之餘又有強大背景。
但是,有了強大背景了,沒有技術革新其實也一樣能夠崛起,也沒有必要崛起什麼的,這就形成了矛盾。
當然,這種情況放在現在的周興盛身上是無效的,因為他別的沒有,他就是錢多。
手上揮舞著大把大把的鈔票,只要併購或者收購就成了,完全不需要顧忌和考慮各種困難。
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能使磨推鬼。
當然,併購、收購這些,周興盛是不屑於為之的,因為這種行徑很惡劣,對於所在行業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
周興盛沒有那麼好的心,他不是菩薩心腸,但既然想著回饋社會,也就不會做此殺雞取卵的事情來。投資就行了,佔一部分股份,賺錢之餘提攜窮兄弟一把,幫助民族企業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
周興盛創辦財神投資,其實最初的想法就是做風投。
有潛力的企業。甚至某些人的一些有預見性、可操作性極強的專案或者策劃,只要他認可了。投資不是問題。
後世的資料顯示,在中國內地做風投最成功的,數量也最多的,基本上都是國外的財團。
至於內地的銀行,額,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