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第3/4 頁)
。這是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的事情,中央的任何決定可以瞞過所有老百姓,但是瞞不過那些權貴以及攀附權貴的人。
不過,周興盛並不是來投資的,他其實是來視察的。
沒錯,就是視察,視察他在浦、東跑馬圈地的成果!
早在幾年前他來內地建設“周師傅”的時候,周興盛其實就已經暗中派人在浦、東這邊跑馬圈地。當然,吃相併沒有太難看,但是成果也是斐然,整個陸家嘴平方公里的土地都到了他的名下。雖然中國的土地是國有,不能買賣,所以只能租,而且租的時候還必須講明幹什麼用,周興盛當時用的是“周師傅”的名義,用途是在這裡建造一個大型的工業園區,但是整個陸家嘴都成了他名下的地皮,依然讓周興盛無比的激動,差點都暈厥了過去。
浦、東,在八十年代是一片農田,有“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足以說明它環境以及經濟的糟糕。
周興盛用“周師傅”的名義在浦、東建設一個大型的工業園區,上、海市政府不可能不同意,甚至是興高采烈。
所以,當時周興盛提了這個計劃之後,他不久之後就和上嗨市政府達成了協議,整個陸家嘴地面都成了“周師傅”未來的廠地,當時是1987年。
這兩年多時間內,周興盛也確實在履行他和上嗨市政府的協議,不過他偷換了一個概念。
他簽署的協議是陸家嘴這塊地用來建設“周師傅”的這樣一個工業園區,以“周師傅”為核心的一個產業鏈工業園區,但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周興盛卻是在平整土地以及拆遷後先計劃建一棟大樓,名義是建設財神投資在中國的總部大樓。
平整土地需要時間,建設大樓需要時間,拆遷更需要時間,就這樣兩年了,陸家嘴這塊地上還是沒有“周師傅”投產的影子。
其實,周興盛壓根就沒有這個想法,他的想法還是運作陸家嘴這塊地皮以及在這裡建設開發幾棟大樓。
上嗨是中國的金融中心,陸家嘴就是上嗨的金融中心。
在後世,陸家嘴這裡建設有100棟大樓,酒店業、金融業極其發達,幾乎所有中國的銀行以及在中國可以有的外國銀行在這裡都可以找到。不開發幾棟大樓成為名下的物業,反而去建什麼工業園區,除非腦子進水了。
之前,上嗨市政府不明白周興盛的真正意圖,見到他大手筆的投資後爽快的和他簽署了合約。現在中央來一個浦、東開發,和周興盛的合約也居然成了障礙,這下上嗨市政府全體傻眼了。
沒有人去想是不是周興盛早知道了浦、東要開發,因為這不現實,合約也是兩年前籤的,只能想周興盛的眼光很厲害,又想周興盛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充滿資訊,是一個真正愛過的商人。
上嗨市政府一陣感動之後,該辦的事還得辦,該想辦法掃清的障礙還得掃清,所以不得不一個電話打到了財神投資,希望周興盛能來上海一趟,商談陸家嘴土地的租賃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周興盛於是來到了上海。(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閱讀。)
重生香港做大亨第三卷 內地之行! 第七十章 鐵腕總理的保證
蒲東和上嗨市市區只有一江之隔,但環境以及經濟發展卻是天差地別。
周興盛暗中安排人手租賃下陸家嘴這片土地的時候,他自己並沒有親自去看過,當時負責操辦此事的是他的老丈人梁伯韜。
後來,梁伯韜考察回來跟他吐苦水,整個蒲東的環境糟糕透了。
沒有看得上眼的建築,最高的一棟樓只有五層,還是民國時候修建的陳氏舊居。至於吃飯的地方,整個蒲東地區也找不到一家好的,每次都得坐車過江去市區才能吃上一頓好飯。至於陸家嘴,整個一片農田,而且道路泥濘不堪。其中有條“爛泥渡路”,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這條路不僅爛,而且一下雨就水漫金山,家裡家外的積水都積到膝蓋,過這條路就跟渡河似的。其它的地方並不比爛泥渡路好到哪裡去,出去一圈回來兩條腿上都得沾滿了泥土。
兩年過去了,周興盛這個幕後大老闆終於第一次踏上了陸家嘴的土地,當然也是他重生之後第一次踏足上嗨。
前世,周興盛來過上嗨,不過並沒有來蒲東,而是在徐家彙附近呆過一段時間。
對於上嗨的印象,或者說對於徐家彙的印象,周興盛最深刻的就是“狹窄”了。
上嗨是國際化的金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