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4 頁)
月哈哈,哈哈,這才是暢快之至,暢快之至!”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太白兄這話可到心裡去了!”想不到第一個發出感嘆的居然是汝陽王李璡,他將酒杯朝桌上重重一頓,連酒蕩散開也不覺得可惜。
“哈哈,如今朝綱紊亂,粗看之下,便如那不懂字畫的人看伯高的帖”崔宗之眯著眼,輕搖著頭,哼聲道。
焦遂原本冷俊的面孔被這句話逗得一笑,道:“成輔,你這話可大有商榷。伯高的字是極好,不懂之人看不出好來,你將朝綱之比,豈不是說粗看當今天下亂象紛呈,實際上乃是我們杞人憂天?”
崔宗之一愣,也想到了自己話裡的另外一層意思,失笑顏色,又搖頭道:“伯高的字本就是個亂字當頭,我哪裡又說錯了?”他嘴硬著,朝張旭看去,“伯高,你說我這話是對是錯?”
張旭哈哈大笑,將筆一甩,任由著將剛剛寫好的字帖沾染成團,伸手在頭頂一擼,曬道:“朝綱紊亂?亂象紛呈?我可是見這天下太平得很吶!”
他一掀衣襟,坐下便舉起酒朝嘴裡灌,邊灌邊模糊不清的道:“有酒當喝,有字當帖,有友當交,這還不太平?”
崔宗之鼓著眼,瞪了他半晌才嘆氣垂肩:“世人莫不以為我大唐國富民強,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好等祥瑞,好等風光,殊不知朝內一片景氣被這黨爭弄得人心惶惶,各求多福”
“繁華之下殺機暗藏啊!”
**
幾人臉色沉靜下來,賀知章默默喝了口酒,道:“皇上有為,我們做臣子的又盡力,即便有也只是小打小鬧,動不了根本的!”
我在吃驚八人毫無顧忌的當眾議論國政,也吃驚唐時風氣的開放。雖然說開言納諫對於國政有一定的幫助,但很大程度上都是不被皇權所允許,畢竟,這樣放言的風氣開得大了,也不是皇權能夠一時半時能夠控制的住的,對於皇權的統治地位可是有極其不好的影響!
“賀老,你久居高位,我就不信你沒看出這黨爭對我大唐的危害!”崔宗之重重出了口氣,眉頭緊皺,“太白可說是初來乍到,一不小心便會身不由己的陷到裡面去!”
顯然賀知章雖然跟李白接觸不久,但也頗為了解他的為人,聽崔宗之這麼一說,他沉默著,微皺著眉思考起來,沒到一會便道:“我們怎麼也算是與太白相識成友,他有事難道我們還會袖手不理?”他笑了起來,“不說一個汝陽王,我們這裡可是還有一個安王爺哼哼,想要搗鼓點什麼只怕也要想上三分的!”
“賀老,你明知道我是個不管事的王爺,就算我在皇上面前說什麼話,恐怕皇上也只會當做笑話聽。”李璡推杯坐直身子,正色說道,連著頭也搖個不停。
李適之緩緩道:“當今朝內楊國相權傾一方,加上一個外來的番子安祿山仗著很是得皇上和貴妃的寵愛,在長安城內跋扈囂張,更讓朝內形勢微妙,有新進官員必定是黨爭物件,能夠說得上話的除了貴妃皇后兩人外便只有這兩位了!”
“楊國相雖然為人奸佞,但對安祿山這人卻是極為看不上眼。一個五粗漢子居然拜了自己妹妹做孃親,讓自己的面子在背後被世人狠狠的羞辱了一把,怎麼說都是一個天大的笑柄,要是一人保薦,另一人必定會上書彈劾。”
說到這裡,眾人都笑了起來,焦遂斂笑道:“與這兩人不異於與虎謀皮,怎麼樣都是不妥。”看著眾人奇怪的神色,他神秘一笑,卻是將眼神朝我望了來。
幾人當下醒悟,崔宗之一拍腿道:“正是啊,先還說到了安王爺,怎麼一轉眼就忘了?”
看到他誇張的表情,幾人一陣輕笑,蘇晉起身朝我奉上杯酒,帶笑道:“王爺尚在座,宗之你居然敢轉眼便忘,好大的膽子,可將它放好了?”
又是一陣笑,在這一瞬間,我想了許多,卻沒有絲毫猶豫的站起身來,李白卻朝我瞟來感激的一眼,擺了擺手道:“我這又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真是勞煩諸位了!若是當我李白為友便不要再說這些話。李白生性懶散,做得了官便做,做不了一樣遊歷天下,落個逍遙自在,什麼黨爭之類的通通與我無關。”
李白這樣說了,幾人都不是愛擺話在嘴上的人,也就不再說下去。一側臉,李璡望著魚玄機和關盼盼道:“兩位姑娘此行之後可有什麼打算?”不等兩女答話,他突然冷然笑了笑,道:“那安祿山居心叵測,將主意都打到兩位姑娘身上來了。”
兩女一愣,驚訝的看著李璡,其他幾人臉色同樣有驚訝,也有憤怒。聽著他們幾人議論,我也沉吟起來,對於魚玄機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