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3/4 頁)
娘們地嬌聲細語,不由目瞪口呆,還有這樣領兵作戰,提供後勤的。
不過見黃來福過來了,劉景春忙搶先一步,呵呵笑著向黃來福行禮:“老夫劉景春,見過總兵黃大人。”
黃來福按住他的舉動,假裝生氣道:“義父如此舉動,真是折殺孩兒了。”
劉景春見黃來福這個樣子,內心也是滿足,富貴不忘交情,這小夥子人品不錯。他也飛快地改了口,道:“福兒,你一路前來辛苦了,我和劉知州,己經準備了飯食,就請你賞光了。”
接著是劉知州幾人上來向黃來福行禮,並言道岢嵐州城內,己經準備了大軍的一日糧草,請黃來福笑納,幾年下來,黃來福和這些人也算是老交情了,當下也不客氣,就笑納了這批糧草。
劉知州和黃來福交情深了,當然不會擺什麼文官的架子,也不會象別地文官一樣,只提供一些熟食,唯恐過境大軍多吃一點,而是背來了整袋的大米還有草料。
黃來福收下了,吩咐手下埋鍋遭飯,自己帶著江大忠及幾個家丁,隨劉景春及劉知州進城去吃午飯了,他還有些兩地合作的事,要和劉景春及劉知州商議。
還有許多車隊後的五寨堡商賈們,也是爭先恐後地進城吃飯去了,或許還可以談點生意。下午時,五寨堡大軍繼續開拔,見到五寨堡商賈們的這種做法,岢嵐州商賈也是頗為眼熱,軍隊開拔後,五寨堡軍隊連綿地車隊後,又多加了一些岢嵐州商人。
第二天上午,大軍進入陝西省延綏鎮地神木堡境內,這神木堡是後世的神木縣,由於境內多煤礦,在後世非常富裕,為全國排名第92強縣,還開啟了全國免費醫療地先河。
不過此時的神木,只是一個軍堡,還非常貧窮,到處是衣衫襤褸的軍戶及民戶,見到大軍前來,各人呼兒喚女,只是畏懼地躲到自己房屋後偷偷看。顯然,這些人沒聽過五寨堡軍隊仁義之師的名聲,擔心這些過境的客軍會騷擾他們。
第三天下午,大軍又到了延綏鎮的鎮城外。
延綏鎮為九邊重鎮之首,防線近千里,原定馬步官兵有八萬多人,有馬匹四萬多匹,一年需要糧餉30萬兩。不過和別的邊鎮一樣,延綏鎮也是士兵逃亡嚴重,現在只有官兵五萬多人,軍馬兩萬多匹。
明中期後,延綏鎮和蒙古人交易頻繁,開有茶馬互市數個,鎮城內商業非常興旺,有很多山西商人到這裡經營。除了一些定期的大市外,萬曆年間,延綏鎮又興起了很多小市及民市。不過由於蒙古人在去年及前幾年對大明邊境的入寇,這裡的茶馬互市,己經被大明朝廷下令禁止,以作為對蒙古人的懲罰。
進入延綏鎮境內,只見這裡多為風沙草灘及黃土丘陵混合區,特別是延綏鎮城,更是靠近毛烏素沙漠,進入地界後,不時可以看到滾滾黃沙,還有胡楊及紅柳。在這裡行進的商隊,也多以騎駱駝及騾馬為主。見到黃來福的大軍後,這些路人們,都是投來了驚訝的目光。
離延綏鎮城不遠,探馬回報,說離鎮城只有十里了,而且探馬也告知了鎮城內這隻過境的友軍。由於現在延綏鎮總兵己經前往寧夏鎮平亂,現在留守的,只有一個楊參將。黃來福軍職比他大,這個楊參將,自然有出來迎接的義務。
探馬說,延綏鎮楊參將,帶領手下一干軍將,己經在離前方五里遠的一個地方迎接,黃來福笑道:“好啊。”
他對江大忠道:“傳令下去,人披甲,人披甲,全體上馬,兒郎們都拿出精神來,讓延綏鎮的友軍,看看我們山西鎮將士們的風采。”
眾人轟然聽命,黃來福的命令,被隨著一個又一個的隊長,百總傳達下去。
正文 第121章 行軍、一路反響(3)
16K小說網 更新時間:2009…5…28 10:14:55 本章字數:3365
很快,一隻鐵甲騎兵又出現在眾人眼中。
當這隻隊伍煙塵滾滾地出現在延綏鎮楊參將及延綏鎮眾官兵眼中時,他們不由吸了一口冷氣。
延綏鎮官兵由於常年和蒙古人作戰,所以一向自認為精兵,不過和山西鎮這隻隊伍一比,還差得遠。這隻軍隊旗幟鮮明,人人裝備精良,士兵個個身披鐵甲,高大粗壯,殺氣十足,身下的馬匹同樣披著馬甲,匹匹都是龍精虎猛,和延綏鎮大多的瘦馬一比,真是差得遠。
楊參將還以為這些強悍的軍馬都是黃來福的家丁,一過一問才知道,這裡面只有三百人才是黃來福的家丁,餘者都是山西鎮普通的戰兵,不由大吃一驚。這讓他是理解不了的,普通戰兵竟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