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2/4 頁)
還發布總動員令,又組成侵朝八軍:第一軍:指揮官加藤清正,一萬人。第二軍:指揮官小西行長,一萬四千人。第三軍:指揮官黑田長政,一萬人。第四軍:鍋島植茂,一萬兩千人。第五軍:島津義弘,一萬人。第六軍:長宗我部元津,一萬三千人。第七軍:蜂須賀家政,一萬一千人。第八軍:毛利秀元,四萬人。人數二萬,加上駐守釜山軍隊,日軍總兵力約為十四萬人。戰爭的陰雲,又將籠罩朝鮮大地
當然,日本國離大明還是太遠,等訊息傳到大明,還要數個月之久。
大明對日封貢使團正使以楊方亨,莫名其妙被日本人趕出來,最後他明白了是怎麼回事,想抓捕時沈惟敬時,卻發現這位老兄己經不知所蹤了。他只好領著使團地成員,怒氣沖天地回國了。
正文 第214章 連鎖超市
16K小說網 更新時間:2009…10…23 23:53:17 本章字數:5250
盤街緊挨著皇城,緊臨身富貴街上,又全是宗人、戶部、禮部等重要的衙門。/首/發佔著這麼重要的位置,寸土寸金便可想而知了。在這個地方的店鋪,有沒有開業的資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看你有沒有這個人頭與背景,畢竟棋盤街是京城內出名的吸金之地,你沒有這個背景,第一時間便被別人擠下去了。
~盤街百貨酒肆雲集,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的會館坐落在這裡。從隆慶年起,各省鄉人就習慣在京城內設立會館,到了萬曆初時,京城內什麼四川會館、山東會館、廣東會館、福建會館、湖廣會館是應有盡有,幾乎各省都有。
山西會館然也不例外,而且晉商財雄勢大,在北京城中,光設會館,就達三十餘處,更不用說在餘者商埠集鎮中設立不計其數的晉商會館。
棋盤街這家山西會是京城中最大,最有名的晉商會館,會館前後一進五重,巍峨壯麗,花木扶疏,堪稱富貴氣派。其館歷史可以上溯到隆慶初年,建立人為當時的兵部左侍郎賈仁元,最開始只是為了同鄉朋友宴集方便,有一個固定的居停場所,後來由晉地客商們不斷集資修葺,最後演變成現在這個聯絡鄉誼、會聚公議、維護同鄉利益之所。
此時在這家晉商會館的大廳上,濟濟一堂的滿是京畿的頭面晉商們,這些晉商們,個個錦衣華服,全身的富貴,時常人等閒難得一見,眼下大家卻都是聚在一起,聚精會神地聽著上首的渠源銳說話,偶爾各人輕聲議論幾句。只有那些在館內服侍的館丁們輕手輕腳,不時四下伺候,為各人端茶倒水。
依晉商會館地理條規,館中設有司事、住持、香工等人,每年還需選出一位值年首人,管理館內外大小事務。這些人多為在京有威望的大商賈,他們輪流換班,被選中後,需秉公辦事,協力舉善,勿得徇情。
今年的值年首人是蒲州京的大戶王崇義,他是個出名地大鹽商,其弟王崇古乃是此時地刑部主事,堪稱背景深厚。王崇義一家,更稱得上是官商大戶,其父王瑤,曾中進士,任中書舍人。其叔王現,又是個大商人,進士不成後,便出外為商,西至洮隴,逾張掖、敦煌,又轉入巴蜀,沿長江下吳越,竟客死鄭家口,可說是足跡半天下。而王崇義的姐妹中,長姐嫁僑居蒲州的鹽商沈氏,二姐嫁張允齡,三姐嫁閻一,四姐嫁監生寧夏
如此下來,家中是官商糾纏,有這樣的背景,也使得王崇義經商是如魚得水,生意做得越發的大,今年初時,他順理成章地成為晉商會館中的值年首人。眼下地王崇義,年過花甲,不過卻仍是精神極好,精力過人,他穿著一身的錦袍,坐在藤椅上,只是笑呵呵地與渠源銳說著話,言笑晏晏間,一雙銳利的眼睛不時眯起。
“渠掌櫃,老夫託大,今日稱你為賢侄了。賢侄今日能來山西會館,真是蓬生輝,老夫甚幸,會甚幸!老夫雖久在京城,然賢侄之名,老夫在京中也有所耳聞。黃軍門威震邊鎮,我等都是仰慕,為我們晉地有如此國之重將而自得。而賢侄身為黃軍門臂助,諸多商事,黃軍門都交由賢侄一力承擔,可稱軍門深為依重之人”
說這裡,王崇義略略停了會,撫著花白的鬍鬚半響,又續道:“老夫聽聞黃軍門受皇上重託,為皇上管理皇莊皇店之事,眼下更是與各位中官合作,要在京畿開設水泥廠,毛紡廠,玻璃廠等物,還聽聞黃軍門有意在京內設立什麼,什麼連鎖超市”
咳。王崇義心中暗道了一聲:“什麼連鎖超市名字怎麼這麼怪?”
他續道:“賢侄啊。開設諸廠。經營皇莊。這是為國利民地好事。我等畢竟在京內多年。不知道有沒有用得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