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其實萬青對她修煉的事,心中真是不以為然的。
“嫂子這是盼著義兄出息呢”陸婉儀輕笑,然而氣息飄渺,毫無半點俗世煙火。
閒磕了一會兒無關緊要的話,溫照終忍不住切入正題:“婉儀妹妹,我見你一身氣息,已是入了修煉之途,真就這麼放棄了麼?”
“放棄?”陸婉儀微愕,“嫂子這是哪裡話,小妹如今已是龍虎洞天的俗世弟子,得此福緣,又豈能放棄。”
“既不放棄,又為何與人訂親?貪戀凡俗生活,如何求得自在逍遙?”溫照微嘆一口氣,她當初是身不由己,否則又怎麼會萬青做夫妻。
“原來如此,嫂子的意思我明白了,嫂子是擔憂我為凡俗世情所累,終被磨滅了向道之心。”陸婉儀一正神色,道,“嫂子若是這般想,實為大謬。修道源自本心,若是本心堅定,便是身處那萬丈紅塵中,亦如青蓮一朵,不染纖塵,若是本心不堅,便是身處世外仙山,亦是不得大道。”
這話極有道理,溫照不禁沉思起來,莫非是她一直想岔了,又或是修煉之心並不如她原本以為的那麼堅定,這才顧忌多多,不願與萬青太過親密,唯恐最終難以自拔,終難以實現心中的目標。
“嫂嫂,當日小妹尋仙于山外,不得其門而入,失意之餘,病重之際,曾聽得一曲唱諾,這才拂塵去雜,本心澄明,得悟修煉之道,今願與嫂嫂共勉。”
語畢,陸婉儀便拔下發間玉簪,輕敲茶盞,唱道:“千里尋仙不見仙,仙山只在方寸間,莫道雲深無覓處,行到水窮看眼前”
“啊”
溫照驚呼一聲,猛地站起,呆愣愣地將這四名唱語反覆唸叨幾遍,頓時便有撥開迷霧見青天之豁然感。
“果真是我想岔了妹妹,果真是我想岔了啊”她喜不自甚,不能自抑,一把抓住陸婉儀的手,用力搖了幾下,終是慚愧道,“我入道在前,卻還不如妹妹的心念來得通達透徹,實是羞愧。”
“入道豈有先後之分,心在,道自在,心不在,道便不在,嫂嫂不過是當局者迷,而妹妹卻是旁觀者清。世間煩惱三千,紛紛擾擾,具是外物,只要姐姐本心堅定,身在紅塵心在世外,大道可期矣,又何須捨本逐末,刻意去求什麼清淨逍遙,自在快活。道本無常,非求之便可得,道亦尋常,只在眼前,伸手便可得”(未完待續)
第七十五章 反思
“多謝妹妹指教。”
與陸婉儀的一席話,令溫照茅塞頓開,以前她過於嚮往自由逍遙的生活,把萬青看成了身邊的掛礙,看成了阻她去路的巨石,雖是信賴他,與他相敬如賓,心底裡卻是矛盾著,不願親近他,卻不知越如這般防備他,反而越是阻了她的修煉之路,心底念頭不能通達,又哪有自在逍遙可言,但是最終她棄他而去,這個男人也始終是她心中的掛礙與牽念。
他不是她的掛礙,而是她的考驗,是她堅定本心的磨刀石,若她心念不堅,即使棄萬青而去,她也走不到修煉之道的終點,若她心念堅定,即便與他夫妻和美,生兒育女,那鬼仙之途亦是伸手可觸。自在逍遙並非是指身之自由,而是指心之自在,心無掛礙,何處不可得逍遙,心有掛礙,逍遙便是鏡中花水中月,永不可碰觸。
這才是修煉一途的至理啊。
想通了這一點,溫照頗有神清氣爽之感,心底下再無半點猶豫與雜念,一身輕鬆地回到了家中,萬青還在城隍司裡沒有回來,她就在院中忙活了一通,近半年來,她沉迷於修煉差點就走火入魔了,連這個家都顧不上怎麼打理,每每都是萬青看不去時,用“家”字元來清理,可是“家”字元只能去塵除灰,院中裡堆了一些雜物,橫七豎八地,長久不整理,看著就亂。
這段時日,她每每回來,便迫不及待回屋修煉,對自己的家竟是忽略至此,此時雖是忙得出了一身汗。可是心裡卻是滿足快樂。修煉固然重要,可是生活亦同樣重要,縱成鬼仙,她也不應忘了,那仙,終是人來做,所謂仙者,攀山之人也,向上攀登雖是目標,可沿途風景亦不可錯過。走累了,也該有歇腳之地。
這間小院,就是她的歇腳之地,一人攀山,漫漫其途,豈不寂寞,而萬青,便是與她同賞風光的攜手之人。
進了西屋。她又翻出幾件萬青換下來的衣裳,放在盆裡,去了黃泉邊上。軟底的鞋,踩在岸邊的卵石上,熟悉的硌腳感,開始有些疼。多走幾步,卻產生了酸痠麻麻的感覺,等痠麻感也過去了,腳底下便暖暖的。舒服極了。
她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到黃泉來洗滌衣裳了,自清明時節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