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2/4 頁)
亂聚集討論。
苻正面露喜色說道:“司馬兄!英雄所見略同,小弟苻正盡全力支援,上回在洛陽西郊山神廟內,為張教主救了一命,相約在此見面,不知張教主來了沒有,苻正想念得緊呢!”
司馬成與苻正相視哈哈大笑,劉全及劉快兩人則若有所失,黯然回座。
“五老儒會”商議完畢,太學士李約快步走到場中,大聲宣佈:
“經“五老儒會”商議,贊成司馬成壯士的推薦,請“仙道教”張教主榮膺“義師盟主”,但需受“五老儒會”節制,到“新莽”滅亡為止,但張教主如神龍見首不見尾”
話未說完,滿山義士歡聲雷動,呼喊萬歲聲掩蓋了太學士李約的聲音。
片刻後義軍大眾靜了下來,大學士李約續道:
“張教主雖在長安城除了“漢奸一楚王韓仁,但武功究竟如何,“五老儒會”認為尚需經測試才能決定,希望大家同意!”
在場大眾聽聞太學士李約的說詞後,一時又譁然,有的贊同,有的破口大罵迂腐頑固,有司馬成及苻正兩路義軍人馬的推薦,怎會有錯?
司馬成不滿說道:“李太學士未免過於僵固!已經有了本人及苻正的聯合推舉,難道還會有問題?本人願以項上人頭保證,張教主的武功絕頂,有如神話傳說,為我親眼所見!”
李約拂髯微笑,不慌不忙說道:
“司馬壯士及苻壯士的極力推薦是沒錯,但張教主行蹤飄忽不定,出身來歷成謎。剛才司馬壯士也說,如果再出現一個偽善的王莽,你們兩位壯士的項上六陽魁首,能彌補犯下的錯誤嗎?所謂小心能駛萬年船,相信各位會同意“五老儒會”的決定吧!”
太學士李約言之在理,司馬成、苻正及眾義士一時默然,都洗耳靜待下文。
司馬成思想片刻,轉身向著自己的帳棚大聲喊道:
“張教主!就請您現身說明來歷,交代出身了,我等支援您膺任“義師盟主一!”
司馬成話一喊出,萬頭鑽動譁然,都想見識這位傳說人物的廬山真面目,沒想到早已隱身在司馬成的帳棚內。
“張教主!張教主!張教主咦!怎麼不見了?”
司馬成連叫三聲,未見回應,不禁神色黯然。
太學士李約見狀說道:
“武林人士都知道司馬壯士一言九鼎,斷然不會開這麼大的玩笑!“五老儒會”相信司馬成的話,剛才“仙道教”張教主應該在場,不知道是何原因,遁去不願現身。
“五老儒會”製作了一支三寸金劍令牌,我們五個太學士簽名雕刻在上,以後“武林義師盟主令劍”就是兵符,可以任意調動義軍兵馬,有抗命不從者,全體義師應有責任將抗命者殲滅。
“五老儒會”將送此“金劍令牌”到華山“仙道教”,並瞭解張教主的武功及出身,公告義師,以後“金劍令牌”的持有者就是“義師盟主”!這次義軍會師就此結束,以後有重大事件通知,可飛鴿傳書。”
大眾同意“五老儒會”的決定,各自拔營離去,不到二個時辰,參加嵩山會師的義軍兵馬走得一空,嵩山恢復空寂靈秀。
夕陽西下,紅霞映豔,太學士李約背向其他四名太學士,露出詭譎笑容,拂著蒼白飄逸的鬍鬚,仰視著天空璀璨繽紛變幻無常的雲端,默然佇立。
第二十一章 嵩山戰役
司馬成與苻正駢駕而行,兩萬兵馬達迤綿延數里,行軍蒼松翠嶺之中。
山道崎嶇難行,到達嵩山腳下,已經太陽西沉,兩萬兵馬就地紮營造飯。二十人一帳棚,點燃火炬千支,照得遍地明亮通紅。
主帥帳棚內,司馬成與苻正兩人坐定。桌上已擺滿豐餚佳釀,司馬成替苻正倒滿酒樽,捧起說道:
“苻兄!小弟久聞大名,相見恨晚,藉此薄酒先乾為敬!同為張教主施救,也算有緣,以後還望多多關顧!”
苻正回禮正色道:“不敢當!司馬兄太客氣!今天真遺憾,未能拜見張教主,但與您相識也算足慰平生,小弟倒是有些疑惑,想請教司馬兄。”
司馬成愕然:“苻兄!聽您的口氣好像很嚴重,所指何事請說明白,不需如此客氣,當自己人吧!”
苻正沉默片刻,說道:“一年前“五老儒會”派人向我要了百名年輕俊彥,說是培訓為死士,要滲透到全國各州,潛伏太守府為內應,但有點超越常理的是,那些人一去就未再與家屬聯絡。本來家屬皆認為子弟被“五老儒會”看中是無上光榮,但久無訊息,不免擔心,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