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彌,只見沙彌不可思議地搖頭,“不是啊,我和那小娘子發現時,他被困在布袋裡,還滿臉是血,我還以為死人了。”
兩人皆是一愣,宋煜遲疑道:“不管如何,先送回去再說。”從荷包裡掏出一塊銀子丟給小沙彌,“今日的事,誰問都不要說,特別是那小娘子。”大夫有些好奇地望著宋煜,他直搖頭,沉默不語。
“世子爺,嚴愷之被宋煜帶走了。”
一個衣衫襤褸的背影站在一輛馬車旁,十分恭順地彎著腰。坐在前面的車伕,並沒有把這叫花子似的老漢趕走,而是面無表情地坐在馬車上,目光定定地望著前面。從背影上看,那人佝僂削瘦得好似一個甲子老漢,可聲音卻意外地雄壯有力。他抬起眼睛,那張臉分明就是騙了韶華一個燒餅,卻又幫她逃離人販子的老漢。
這時,宋煜的馬車從淨因寺出來,緩緩前行。馬車走出一段路,宋煜掀開車簾,謹慎地打量了四周,然後才讓馬車快步跑去。
老漢和車伕都維持著不變的姿勢,直到馬車內的人出聲,“沒有被發現吧?”
“請世子爺放心,不會有人懷疑的。”聽到車內的人輕聲稱讚,老漢顯得有些得意,但很快又按下聲調,“可是世子爺,嚴愷之會誤會是您,可怎麼辦?”
馬車內傳出一聲輕笑,甚是清亮動聽,“就算是我做的,他又能拿我怎麼樣。”
聽到世子的話,老漢不再開口,恭著身子,準備退下。
忽然聽到他開聲問道:“你方才說,那個會點拳腳的小娘子是哪家的?”
老漢抬起頭,眼睛一亮,“聽說是李閣老府上的。”
“李閣老,嗯。”世子有些驚訝,聲音揚了半個調,沉吟了片刻,然後對車伕道:“回王府。”
第六十三章 年禮
聽了妻子的話,李斯晉沉默了半晌後,肅聲道:“五娘做得對。。”
辛子萱眼睛亮了一亮,有些吃驚,但是張口沒吐出一句話。甚少聽到李斯晉去誇獎一個人,就她記憶中,他斯文有禮,才高八斗,是非對錯很有主見。卻跟李閣老一個性子,就是悶葫蘆,把所有的感覺都藏在心裡,莫名讓人覺得有些距離。若不是夫妻這些年,她真摸不透李斯晉一句話背後那萬馬奔騰天馬行空的省略句。
“既然有人刻意把人丟在哪裡,想來就是認定你們會然後送他回去。不管是明著送過去,還是讓人來接,一旦和興勇伯府扯上關係,宮裡就不可能不知道。”李斯晉本就長得五官俊秀,在梁平這些年,把他稚嫩青澀的書生氣磨掉一些,更顯得高雅起來。說話也慢條斯理的,遇上急躁的,定然要被憋死。“今日我在翰林院聽到個訊息,似乎聖上有意立太子了。”
“是誰?”辛子萱坐直了身子,一雙眼睛都跟著李斯晉的背影轉。
“是誰不好說,只不過我猜,聖上把兩位皇子禁在宮中,想必是怕再有大臣攛唆。”李斯晉頓了頓,目光望向燭臺上那小半截燭火,“聽說,聖上今日在朝上險些吐血,怕是扛不住了。”
“不是說已經病好了嗎?”辛子萱也知道皇帝生病的事,但沒想到這麼嚴重,。
“只怕不是病。”李斯晉挑起嘴角,笑得有些冷,看得辛子萱莫名其妙。“嚴愷之也好,世子也好,兩位皇子不便出宮,他們就是兩派的主心骨,你想想若是讓人知道嚴愷之重傷,會有什麼結果。”
一派人心大亂,一派趁虛而入。抑或是一派藉機聲勢,一派趁勢打壓。不管是哪種結果,朝廷勢必都要掀起一整風波,說不定還會殃及池魚。。
“先生,那聖上為何不一開始就立二皇子為太子?”韶華目光落在桌子的茶杯裡,看容嬤嬤嫻熟地洗杯、燙杯,然後泡一杯色澤清亮香氣宜人的熱茶。接過茶杯,聞著甜甜的茶香,迫不及待地抿了一口,卻被燙得直吐石頭。容嬤嬤抬起眉頭,瞥了她一眼,悠悠地吐出一句話。“五娘子的性子再不收斂,明年相看可怎麼辦。”
韶華鼓著被熱氣烘得紅撲撲的臉蛋,不滿地說:“先生又轉移話題。”
從淨因寺回來後,辛子萱再三叮囑她不要聲張,她憋著一肚子話,又不敢和別人說。
沒想到第二日,李斯晉讓人送了一套文宣堂最新出的文房四寶給她,把韶華弄得一頭霧水。跑去問辛子萱,才道這是李斯晉對她做法的一種肯定,甚至表示李斯晉對韶華算是不錯了,辛子萱經常受到李斯晉送的各種字畫。說好聽說是送給她當禮物,其實也是李斯晉自己喜歡,順手買下來而已。所以把自己喜歡的東西送人,也算是一種割愛的表現方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