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頁)
了起來。
“你幹嗎?”她好奇地問。
我沒有回答,只是將掃把在石頭上磕了幾下,磕掉了綁在上面的竹紙,就剩下一根竹竿了。我就把竹竿遞給她:〃 拿著,這是一根好手杖!“
她接過去,試了試,高興地說:“還挺管用!”
“當然!”我自豪地說。
有了手杖,她就輕鬆一些。不過那樣子很滑稽:她把重量都壓在手杖上,所以姿勢很好笑,身體向左傾斜,有點像趙本山在某個小品裡的造型。但是,我又不敢光明正大地笑,只是偷偷地抿著嘴笑。幸好她沒有發現。
終於,我們登上了天堂峰的第一級——小華山。這裡海拔約1200米,可以縱覽山下勝景,也可以仰視後面山境。小華山上有一名曰“觀瀑臺”的景點,站在上面向北眺望,就可以看見一座數百米高的石壁。石壁是青色的,但中間卻刻著一道白色的石槽,那是流水的功勞。如果是雨後登上小華山,就可以真正領略〃 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景,可惜此刻是秋天,我們只能根據石槽遙想清泉從九天飛瀉的博大與壯麗了。
小華山與石壁之間,是一座空曠的山谷,只有膽大的鳥兒才幹展翅飛躍。我們只能讓視線飛過山谷,去親近石壁,已經石壁兩側山脊上的松樹。這些松樹拍著奇怪的隊伍,從山地呈縱隊,逆坡而上,很像某些新潮青年的髮型。
“啊——”我們對著山谷喊了一聲。
“啊——〃 山谷又把這聲音送了回來。
“元——無——雨,我——愛——你!”檣燕對著石壁喊道。
“元——無——雨,我——愛——你!”石壁對著我們喊道。
“你也喊啊!”她喜滋滋地對我說。
“我不好意思。”我說。
“怎麼不好意思?這裡又沒有別人!”她撅嘴說。
“好吧,我喊。凌——檣——燕,你——是——我——老——婆!”
“凌——檣——燕,你——是——我——老——婆!”石壁也這樣說。
“不好了,”我說,〃 山神要娶你!“
“討厭!”她就抱住我耍賴。
在小華山小憩片刻,我們又順著彎曲的石階往哲人峰前進了。哲人峰又叫〃 哲人觀海“,有霧的時候,聳立的山峰恰如一位睿智的哲人面對大海,思考著一個諸如人類未來的嚴肅問題,顯得高深莫測。不過,此刻秋高氣爽,並霧半點雲霧,我們可以仰視哲人峰,只見他光光的腦門在秋日裡熠熠閃光,如同他積累了數億年的智慧。
如果說神仙古是以幽深見長的話,那麼小華山就是一壯闊取勝了,而哲人峰,則是最險峻的了,大概,求知路上,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從神仙谷通往小華山的石階,不是很陡峭,跟爬樓梯差不多;而從小華山登上哲人峰,則要經過許多令人目眩的地段,石階就鑿在峭壁上,一邊是石崖,一邊就是萬丈深淵,幸好外側牽了一根鐵鏈,否則,膽小這根本不敢過去。這些地方之險峻,可以和華山媲美。每當經過這些地方,檣燕總是說:〃 這路是怎麼開闢出來的呀?“我就說:”嗯,不錯,你還記得修路的前輩!“
她就拉著我的手,得意地說:〃 我是一個記得別人好處的人。“
“呵呵,是嗎?”我卻冷冷地回答她,因為我想起了那個加拿大公民。
奮鬥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終於從哲人的胸部順著他的脖子繞到了他的腦袋後面。他的腦袋後面,又是深不可測的山谷,丟一塊石頭下去,半天著不了地。不過,吸引檣燕視線的是哲人的耳朵後面的縫隙裡,倔犟地聳立的那些松樹。
“這些松樹真不簡單!”她感嘆。
“是啊!”不過,我覺得自己過了這種見了什麼都〃 啊“的年齡。
“你好像很勉強。”她皺皺眉頭。看來,我的任何情緒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是有一點,”我老實巴交地說,〃 因為這種樹,我見得很多。小時候,常常爬山,峭壁上,石縫裡,都有這樣的松樹,很老,卻很矮小,都是松樹籽被鳥銜著扔到這裡,或是被風吹到了這裡。這些松籽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不能移動,所以,只好委屈地生長在這裡了。“
“哦,”她的語氣緩和了一些,〃 其實,你還是很在乎它們的,是嗎?“
“也許吧,”我淡淡地說,〃 它們真是一群苦行僧,你看,不遠處就是泥土,還有潺潺的流水,它們卻在這個地方修行,不知為了什麼?“
“你是說你自己吧?”她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