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4/4 頁)
佳人這類書一直很好賣,再加上八大山人的好召力,崔老闆覺得一定比寫什麼武夫強多了。
這是社會現實,非人力可以改變的。
就像二戰曰本女人號召起來做記女,這是極光榮的一件事。而同樣的事放在華夏,別人不打你一頓,都是好的。
寧採臣張了張口,什麼“荊軻刺秦”,“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張口就來,可是這話與一個一門心思做生意賺銀子的人說嗎?即使說了,也是騙人的,聽上去很假。
崔老闆算是個自己人,寧採臣不想騙他。但是真實情況又說不得,因為一旦說了,誰知道會不會有法力過盛的無聊人士,又玩什麼掐指一算。
“走,我們去天劍樓。”
寫書永遠不是那麼簡單的事,特別是還想違逆潮流,在文貴武賤的朝代,歌頌一群武者。
天劍樓的生意愈發好了。寧採臣這次來是為了讀者資訊,所以他進了酒樓,掌櫃忙迎上來招呼寧採臣。寧採臣卻留下了他。
“掌櫃的,這書聽的可多?”
“多多,自然是多的。”
文人士大夫雖然看不起武夫,但是這下層百姓可是十分喜歡的。
別的不說,如果把武功換成了打殺,那他們是極熟悉的。
地方上,爭水爭地,年年都打;行師商人,土匪河匪,更是要打。
掌櫃的說:“可惜這書中的武功太假,一個人又怎麼可能劈山斷水,飛起來跟鳥兒一樣。那不是武夫,是神仙了。如果再現實一點兒,就更好了。”
假嗎?劈山斷水,這已是寧採臣減低了要求的,再低,那還有什麼效果。而且原著中,陸小鳳的輕功確實可追飛鳥。
掌櫃的卻不知這點,反而繼續說道:“不少人去學老實和尚,踏板渡河,若不是有船家,一個個非淹死不可。”
這是個重要的線索,有人照著學了。
這點非常重要。
後世的小說都會註明不要模仿,但這世界,嘗試模仿,顯然更重要。
因噎廢食,一次失敗,便全盤否定,這是最要不得的。
寧採臣顧不上吃東西,匆匆找來十三娘。“十三娘,如果把木板丟在河上,你能不能踏板過河?”
“不知道。”十三娘是實話實說。蜀山上是沒有河的,她從來都沒有試過,當然不知道了。“不過我跳過樹。跳樹很好玩的。”
“差不多的。”
寧採臣見過法海飛過,見過旱魃飛過。
十三娘為蜀山弟子,沒理由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