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這土地之位不僅被佔了,就連鬼差也有。
要知道這土地是沒有鬼差的,御律冊封之下,也許還能有鬼差,但是這分明是私傢俬戶的銀祠,竟然不僅有了土地神位,連鬼差之職也有。
兩個鬼差一左一右靠上來。寧採臣並不慌張。“看我浩然正氣。”
《正氣歌》從口中吟出。
胸中、識海中的正氣光芒大放,小鬼立即嘰嘰直叫,向後躲去。就連土地也張開衣袖擋住寧採臣的光芒。
“寧採臣,你還不住手!你再放肆,本神便對你母親動刑了。”他身後閃出一個門來,寧母正關在門後,吊在半空中。
“你找死!”寧採臣出離憤怒,伸手去抓自己腰際,這才發現自己是靈魂狀態,呂祖贈的劍鞘並沒有一起帶來。
看到寧採臣沒有武器,土地顯得更是暢快。“小小凡人,仗恃著一點正氣,以及仙人的喜愛,便肆意妄為。今曰本神便小懲大戒。小的們。”
“在。”
“與我抽打其母三十鞭,讓他知道神可敬,不可欺。”
“是。”兩個小鬼,退往後面,舉起手中的黑鞭,便鞭打起其母來。
他們不僅打,更是故意打給他看。而寧母只受了兩鞭,便昏過去了。
;
第56章、誅神
寧採臣看得是怒火中燒,咬碎一口鋼牙,恨不能一下子全殺了他們。
《黃庭內景經》飛快翻轉著,識海中的“律”字飛了出來。
福至心靈。字之神通,“律”。
寧採臣立即便知道字之神通,“律法”。
“大膽陰神!竟敢私設公堂,刑打生人,該當何罪!”
那土地身子一抖,卻又表現得不屑道:“不過是小小的書生之律,你又能奈我何?你以為你是包龍圖?”
土地用手一指前額,從頭上飛出一片紅光光運,那白色的“律”字竟落不下去。
“律”字不落,自然無法審判。
茅家建土地廟,雖是銀祠,但同樣是氣運相連。茅方雖然僅僅是醫官,但是確實是朝庭所封。一經封賜,官運化為官氣。
有這官氣在,寧採臣這書生之“律”是根本落不下來。
這還是寧採臣自從有了這浩然正氣,第一次這麼不靈光。可是這次卻偏偏是他最重要的一次。
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只因為是官?
寧採臣恨得雙目冒火。
這時《黃庭內景經》從寧採臣識海中跳出。
三千大道,必留一線生機,這生機是寧採臣的,也是土地神的,就看他們怎麼選了。
寧採臣可以先逃回去,等靈魂入了肉體,再以肉身之力搗毀銀祠。不過這樣一來,這土地神最多重回孤魂野鬼,但寧採臣卻有著不小的後遺症。
而且在看到母親不斷受著苦,他是不會先逃走的。
土地神的生路,卻真真正正在一個“逃”字。他比不得寧採臣,有《黃庭內景經》在身,擁有三千大道的一線生機。他是沒的選的。
如果他逃走,散出寧採臣有寶的訊息,引得妖魔鬼怪追殺於寧採臣,他也就安全了。可惜他卻選了不走。顯然當官當久了,已再也不願再回去過那東躲藏省的曰子了。
寧採臣沒有逃走,他在想辦法。“與道和,與道合。何謂道。天地之始,有物難名,強曰之道。道即物,即是存在,存在即是道。”
他明白了。
知道了何謂道,以道合便簡單了。
字之神通,言出法隨。
“匹夫之怒,三尺之內,血濺五步。”這一次,寧採臣與這神官拼了。
隨著他話音落完,一道浩然正氣離體而出,正氣化為三尺青鋒,直指土地。“血濺五步”一出,那劍有如離弦之箭一般,直射向土地神的頭顱。
土地神慌忙揮出官氣,以期阻擋。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君王難擋。更匆論一小小的醫官官氣。
有如利劍穿紙,那官氣再也沒有任何神威。
突如的變故,顯然讓土地神驚慌失措,他雙手神長,抓來自己的兩個鬼差。
正氣化劍,有如串葫蘆似的,直接穿透了鬼差的胸膛。連句慘叫都沒有,兩個鬼差便有如焚燒的紙灰一樣,香消雲散了。
這一下,土地神再也無法鎮定下來。“書生,我把你母親還給你,你放過我吧!”
他的求饒根本沒用,當他抓住寧母的那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