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1/4 頁)
�災痔鋝隊鬮���燦幸恍┤艘蛞率巢患蹋���呦兆雋飼康痢!�
吳王目光灼灼,直視著蘭芮,直等她說完,才緩緩出聲:“依你這樣說來,倭患不絕,卻是太祖定下的政令有誤?”
察覺吳王言語中咄咄之勢,蘭芮驚覺自己說的太多了,忙笑了笑:“妾身瞎琢磨的,也不知對不對,王爺只當妾身胡言亂語就是。”
第198章 棄船
吳王不置可否,輕擊桌面,沉思不語。
蘭芮見他琢磨自己的話,暗暗覺的後悔。海禁利弊,這些東西淺顯易懂,許多有識之士很早就認識到其中的利害,但是他們屢次上奏摺要求重開海上貿易,卻又屢次遭到朝中大臣的駁斥,最後不了了之。這種間除了防務,還有許多她不懂的東西
她起身替吳王續了茶。
端起茶淺酌了一口,吳王看向蘭芮,說道:“你說的這些,我並非第一次聽,來福建前一個幕僚曾說過同樣的話,當時我並不相信,厲斥了他。這些日子的所見所聞,反倒證明了他的話全部屬實,地方官府上奏的倭患,十次中有三次是流民舉事,三次是海寇劫掠,餘下的四次,還有待查證。”
蘭芮沒想到他也聽說過,微覺詫異,很快又釋然,他行事一向持重謹慎,這次來福建,怎會沒有周全的準備?那個幕僚,想必就是專為這次福建抗倭的事情找來的。
她回望著他,將他眼中毫不掩飾的怒色看得分明。
“一幫貪生怕死之輩,謊報軍情,讓父皇空自在宮中焦頭爛額”吳王恨聲說道,見旁邊的人似乎不解,又道,“流民舉事,是大陳開國以來最為避諱的事情,治下出了流民叛亂,州府官吏難逃罪責,從太祖時起,凡治下出現流民舉事的,革職算得最輕的處罰而對於倭患,朝廷的處罰則輕得多,一般不會牽涉政績,兩相權衡,這幫子狗官自然願意取其輕。”
蘭芮想了想,說道:“都說官官相護,拔出蘿蔔帶出泥,福建的官吏敢如此行事,只怕上至總督下至巡檢使司都心知肚明,王爺想要一舉消去此等不良風氣,恐怕並不容易。”
她說話的時候,吳王一直看著她,他才發現,其實她比他所瞭解的更聰明。
恰好玉桂送魚湯麵進來,兩人就止了話頭。用了飯,吳王說道:“雖是惡疾,但只要找準病根,不一定無藥可救。”
言下之意很明顯,他想去趟這次的渾水。蘭芮卻並不覺得意外,她方才看見吳王眼中的怒色時就想到了。
“眉頭都擰到一起了。”吳王突地說了句不著邊際的話。
“恩?”自己皺眉了嗎?蘭芮不由得伸手撫了下自己的眉心,似乎並沒有啊?
吳王無聲笑了笑,“年輕氣盛誰年輕時沒有張狂一兩次?父皇當初還親自率兵北征過呢。四平八穩,反倒引人注目”
蘭芮驚訝的張了張嘴,他就是知道是馬蜂窩,才故意去捅的?她方才還擔心,現在聽了他這話,那些許的擔憂反而沒有了。他既然心中有數,想必已經做好一切打算了。
“曹校尉提議去平海衛周邊找尋的事情,王爺是如何打算的?”
“就讓他們去吧。”吳王說道,“三日後午時,你帶著八名精兵去施家灣,其餘諸事我自有安排。”
蘭芮點了點頭。施家灣她知道,是座臨海的小漁村,吳王便是從那裡追逐倭寇出海的,這幾日她去了施家灣不下數十次。
吳王小坐了一會兒,後窗響起叩擊聲,風塵僕僕的景園出現在小院子裡,看見吳王,他輕聲說道:“王爺,有敵情。”說著將一封信呈上。
吳王立刻拆開信,神色漸漸凝重,許久才說道:“我這三日不再過來,你自己萬事小心些。”
“妾身知道。”
第二日,曹永將一千精兵分散到平海衛周邊各處,自然,依舊一無所獲。
三日後,蘭芮喬裝後準時去了施家灣。
她才到,就看見施家灣的人奔走相告,稱有漁民在附近荒島上發現一艘擱淺的戰船。前些日子有戰船從此追逐倭寇出海的事情施家灣的人都知道,卻沒見回來,他們也沒留意,須知從此處出海,還可從別處上岸。再後來有許多抗倭的將士悄然出海,又悄然返回,如此數十次,就有人猜測那日追逐倭寇出海的戰船沒能回來。今日突然在荒島上發現戰船,心思活絡的,便想去抗倭大軍的駐地邀功。
蘭芮賃了條單桅漁船出海,在荒島上,她見到了擱淺的戰船和吳王。
吳王失蹤對外的解釋是,倭寇用火藥彈炸穿了戰船,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