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得什麼字都配不上自家女兒,就說再等等。
這時候,綠水掀簾子引進幾個人來。
有太醫來請脈了。
宮中規矩,皇太后每月三次平安脈。向來來請脈的,都是太醫院最老道的幾位大夫。
幾個大夫各自請了脈,分頭討論了,然後才能擬出一個方子來,這還得拿到外面找人議了,才能抓藥煎藥。這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好幾十雙眼睛盯著,誰如果想動點手腳,那除非其他人都一齊瘋了去。
其實不僅是藥房,就連宋錦繡的日常飲食,都是有人記錄的。太醫們來宋錦繡這裡,首先去看最近的食譜。然後大家對於這些心中有數了,知道這是陰虛還是陽弱了,是寒涼還是熱毒了——這才去見宋太后,施展那望聞問切的本領。
這麼一套做下來,說的當然是平常的不怎麼打緊的小病了。大症候沒功夫這麼折騰,不過記錄之類,按規定都得完備。
宋錦繡不太一樣。
她雖然是太后,可是人還年輕。幾乎沒怎麼病過,調養也不須特別費心。
這樣的情況,太醫們都挺歡迎的。貴人們命懸一線你妙手回春,這個當然能夠顯出本事。可是這也驚險啊!就現在這樣安穩著不是更好麼?所以這一朝,平安脈也不是看得那麼嚴重了。太醫們不用每次都憂心忡忡的聚集了幾大巨頭會診,大家都輪著來。有人還順便,帶自己的弟子來見個世面。
這一天給宋錦繡請脈的李太醫,就帶了兩個弟子,充作藥童兒,來長樂宮了。
宋錦繡憑窗看了一會兒鯉魚,聽見有人聲響動。抬頭,正對上了一雙桃花眼。
第70章 沈御醫的診斷書
相書論“桃花眼”,指的是眼長,眼尾略彎,眼睛形狀像桃花的花瓣。然而,長成這個樣子的眼睛,卻不一定都是“桃花眼”。能稱得上“桃花眼”三個字的,關鍵在於眼中一泓秋水似醉非醉,看上去迷離誘惑,臨去秋波那一轉,令人心蕩魂兒牽,簡直恨不得溺斃在那煙波之中。
若面上生了這麼一雙眼睛,就是相貌略差,讓人看來,也只覺得無限風情。民間有俗話說:“那誰誰跟狐狸精似的,眼睛特別勾人”,多半說的就是這個了。
宋錦繡被那雙桃花眼一挑,不由自主地顫了一下。再抬眼看去,是李太醫領著兩個年輕人垂著頭等候在下面,站得十分恭敬,就好像方才所見都是錯覺。
宋錦繡仗著自己坐的高,仔細打量過去,只一眼,就定格在那靠著門邊站立的一個年輕人身上了。
那人也就是才及冠的年齡。他穿一身中規中矩的深藍色袍子,腰間繫了個玉色荷包,身材不胖不瘦,長得倒還算俊朗。
如果單論相貌,這人和南滄海沒有留疤的時候相比,那相貌是差了一籌的。南滄海幾年前的長相,那是誰看了誰發愣,不分男女都是。這幾年他添了一道傷疤,又襲爵主事增了幾分威勢貴氣,反倒將相貌襯的不那麼顯眼了。
宋錦繡看了一會兒帥哥,心中暗暗稱奇。你說一個陽剛氣十足的男人,站在那裡不言不語,只靠一個眼神,能讓人覺得風情萬種,這不能不說真是特色!
其他人可沒有她這麼悠閒。
綠水指揮著小太監們,把黃梨木的家常小桌,放在臨窗的榻上。
又取出大紅色茜蘿紗的小脈枕來,這東西冬暖夏涼,顏色喜慶,宮裡面挺喜歡用的。
宋錦繡坐在位子上挪動了一下她寶貴的爪子,李太醫在下面行了個禮謝坐,才仔細坐在榻下的烏色小凳子上。又告了罪,這才隔著一層紗,把三個指頭放在宋錦繡的手腕處。
李太醫診了一會兒,宋錦繡換另一隻手。李太醫再思索了半晌,起身來站在一旁。他身後的兩個年輕人,就次第上前去,依樣給宋錦繡診過。
就算宋錦繡身體很好,這日常的脈不算很難請,可是能被太醫們帶到宋錦繡跟前的,哪怕是個年輕人,醫術也幾乎可以稱得上高超了。
這兩人就是這樣。伸手給宋錦繡搭脈的動作,輕重合宜,不見絲毫生疏。只是第一個年輕人大約有點太緊張了,放在宋錦繡手上的指頭,竟然有點哆嗦,深吸了好幾口氣,才調整好他自己的呼吸。
第二個年輕人就是那桃花眼。他診脈的時候也倒還平靜。只不過,在診到了宋錦繡的第二隻手時,不知道突然發現了什麼,竟是抬頭詫異的看了一眼宋錦繡。
這動作有點大膽了。不過宋錦繡這會兒沒心思追究這個。她也是官宦人家長大的女兒,雖然家人寵著,可是御下之類,該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