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直直地闖了進來,闖進內室,暴戾得紅了雙眼,見了我,二話不說,扯著我的腕子就往外拽。
他的後頭,跟著一大幫子的內侍宮女,急急惶惶,彷彿天快塌了似的,“殿下,你不能進去,不能進去!”
漢宣帝居然未曾發火,他冷靜地斥退了所有宮人,這才轉頭問劉平康:“康弟,你深夜闖宮,這是要做什麼?你眼裡還有朕這個皇帝麼?”
劉平康停下腳步,卻不肯放開我。“陛下,是臣弟魯莽了。”
“既知魯莽,還不退出去?朕姑且念你年幼,不與你計較。”
劉平康回答:“臣弟不敢打擾陛下安寢,這就退出去。不過——”他握著我的那隻手緊了一緊,然後挑釁地望著漢宣帝,“臣弟要帶著子服一起走。”
最後一更結束,明天再會!
正文 71。 (五十八)得罪天子上 字數:2080
我知道劉平康個性衝動,小孩子嘛,又是個驕生慣養的王爺,率性而為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沒想到他會衝動到不惜跟皇帝當面叫板,什麼叫帶我一起走,他這不是明刀明槍地要和當今天子搶女人嗎?
換作其他人,比如那個漢武帝劉徹,大概劉平康會吃不了兜著走吧。
可是漢宣帝,居然連個眉頭也沒皺一皺,慢條斯理地糾正道:“康弟大概忘了,朕已冊封她為良人,除了朕之外,任何人都沒資格喚她作‘子服’。”
我猜,宣帝之所以棄本逐末,跟這節骨眼上計較起稱呼的問題,那是想給劉平康一個臺階下,他在警告劉平康,適可而止、見好就收。
不料,劉平康不領他的的情,犟在原地,不肯下這臺階。
“臣弟不管什麼良人婕妤,在臣弟眼裡,子服就是子服。請陛下見諒,臣弟告退。”
說完,也不徵求漢宣帝的意見,逕自拉著我朝門口走去。
還沒走上幾步,漢宣帝的聲音從背後傳來,略略抬高了些,“安陽王!”
這是要發火了嗎?
劉平康站住,我跟著停下,偷眼瞧漢宣帝的臉色,一如無feng月夜的湖,深幽似鏡,未起絲毫波瀾。
他的反應太奇怪了,異乎尋常的冷靜,難道是山雨yu來之前的假象?如果是,那麼他掩飾得太好了,即使世上最靈敏的鼻子,也嗅不到任何風暴將至的危險 3ǔωω。cōm。
劉平康卻是做好了迎接風暴的準備,“未知陛下,還有何吩咐?”
喝,幾日不見,這小子居然大有長進,懂得以退為進,適時地裝傻。
宣帝還在維持著他的高深莫測,“康弟今年多大了?若是朕沒記錯,怕是有十二了吧。”
劉平康呆了一呆,“陛下,到下月初八,臣弟已然年滿十三。”
我也愣了愣,原來劉平康已經快十三了呀,倒是沒看出來,可能古代人fa育比較遲緩吧。
“噢,原來康弟已近舞勺之年。嗯,十三了,也該到了獨擋一面的時候。想當年,先皇昭帝繼位,不過才八歲而已。”
漢宣帝這話接得快了些,快得倒像是事先備好的臺詞。
“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國如此,郡國亦如此。康弟在長安待得太久了,該當返回安陽,親理政務,擔起這一郡的責任。以後,康弟需好好治理安陽,造福一方黎民,未得宣召,就不必再來長安了。”
什麼意思?他這是要把劉平康趕出都城長安嗎?趕出了長安,我們自然就不能再見面了。
宣帝就是宣帝,連剷除情敵也一樣深思熟慮步步為營,懂得從源頭上下手,徹底絕了劉平康的念想,又不至於撕破臉,大家都顏面無光。
這樣做,要比此刻爭一時長短高明得多。
跟他比起來,劉平康實在不怎麼高明,他就是在做意氣之爭。慘淡著面色,依然倔強。“陛下的意思,臣弟明白了。待到明日,臣弟自會入宮向陛下及太皇太后請辭。但是今晚,我,一定要帶走子服。”
劉平康如願以償,直到我們出了屋子,宣帝再沒有開口,我猜他應該是在後面,一直注視著我和劉平康吧。
很想回頭,看看他在用什麼樣的眼神望著我們。可我不能回頭,那樣會傷了劉平康的心。
手腕上都是汗,劉平康掌心的汗,冷汗。
他在擔心,擔心宣帝突然反悔,他擔心他會保不住我。等到離開了宣室殿,才如釋重負。他的如釋重負,冷不丁地讓我心頭一酸。
“康王殿下,是子服連累了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