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雖說比不上司馬洛的美侖美奐,也不及蕭屹的男兒灑tuo,但是他另有一種魅力。
瘦削的臉頰,狹長的眼,蒼白的膚色,稍顯憂鬱的面部線條,會讓你忍不住地衝動,想撫平那憂傷想安慰那陰鬱。
眸光和他的聲音一樣柔和,蓄著兩汪水,水面上籠著綿綿煙霧,望著誰的時候,會叫人產生錯覺,仿如身在夢境。
所以他可以在煙霧後看清楚你,你卻不能透過煙霧看清楚他。
這種男人是女人的天敵,比司馬洛更加可怕。
司馬洛太耀眼了,好似驕陽,會叫人本能地想要閃避他的光芒。而宣帝則像星子滿天的夜,無形間軟化你的心房,令人在猝不及防中沉迷。
這時,耳邊響起一個女聲:“此人便是陛下特意為本宮自外間招攬進宮的歌婢麼?”
哦?敢情說話的就是太皇太后了?聽聲音倒是蠻年輕,一點都不顯老。
我條件反射地抬眼,差一點第二次託不住那琴,這次是真真正正驚嚇了一回,咦喂,這個女人是太皇太后?
細膩的面板,緊緻而富有彈性,連抬頭紋、魚尾紋都不見一條,白裡透著紅的雙頰,彷彿在向世人驕傲地宣示她如花一般鮮豔的青春。只是為顏色暗沉的袍服壓抑著,而令那鮮豔略顯黯淡。
不過就算打扮再老氣,依面相推斷,這女人撐死了也沒二十出頭,這個年紀怎麼可能做到太皇太后,那可是宣帝的祖母級別。
莫非天山童姥的起源一直追溯到了漢朝王室?
後來才知道這位太后,並不是練了什麼返老還童術,而是她本來就年輕,本來就沒二十出頭。
太皇太后,複姓上官。乃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的外孫女。第二次聽到霍光這個名字,看來他老人家果然是個權傾朝野的重量級角色。
昭帝八歲即位,武帝臨終立得力大將霍去病的異母胞弟霍光為首輔、匈奴人金日磾為次輔、上官桀為佐軍以及桑弘羊為理財等四重臣來輔佐漢昭帝。
霍光長女嫁左將軍上官桀之子上官安為妻。後上官父子借昭帝大姐蓋長公主,將上官安的女兒收入後宮,立為皇后,當時上官氏年僅六歲。
上官父子位居將位,又仗恃皇后的關係,開始與霍光爭權。後聯合蓋長公主、燕王謀反,事情敗露後其宗族盡遭誅滅。上官皇后年幼未參與謀反,又是霍光的外孫女,故而未被廢黜。
昭帝死後,其侄昌邑王劉賀登基,上官氏十五歲便為皇太后;後昌邑王被廢,昭帝侄孫劉詢繼位,再長一輩,尊為太皇太后。
算起來,她比管她叫“皇奶奶”的宣帝還小了三歲。今年是本始元年,宣帝稱帝的第二年,上官太后年方十六,正是豆蔻年華。
此為閒話帶過,言歸正傳。
我這裡還在琢磨著太皇太后的真實年紀,那邊聽見宣帝答道:“正是此人。太皇太后有所不知,此女歌藝超群,名滿長安。朕知太皇太后素喜音律,又見太皇太后近日總是鬱鬱不樂,故而特命她前來彈唱一曲為太皇太后解悶。”
其實宣帝的話從字面上來看並無不妥,可我就是覺著不對勁,那聲調、那語氣,竭力地維持淡然。卻因為太刻意了,反而著了痕跡,倒像是在掩飾著什麼。
太皇太后沒作聲,蘇雲昭在問:“未知太皇太后與陛下想聽哪一支曲子?”
宣帝道:“不如就唱《關睢》,這是太皇太后最喜歡的曲子。”
這句話答得太快了,有些掩飾著的東西沒能掩飾得住,我從中聽出一些討好的意味,熱切地討好。不是孫兒對祖母,而是男子對女子。
我的心,猛地一沉。
《關睢》出自詩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樣情深意濃的詩,用蘇雲昭那宛若天簌的嗓音唱來,極之婉轉纏mian,輔以錚淙琴音,高處繞樑,低入人心,直令聽者如痴如醉。
但我注意到,宣帝他沒有醉,那雙如霧般朦朧的眼時不時悄悄瞄向上官太后,觀察著她的神情,我想他是在猜太皇太后此刻心情是否愉悅,是否喜歡他的jing心安排。
當蘇雲昭唱到那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甚至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