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2/4 頁)
安錦卻彷彿看到了一棵載種在肥沃土壤中的好苗子,在歲月的打磨中,在風雨的吹殘下,不但不會被輕易壓垮,反而會讓他繼續茁壯成長,最終傲立於大洲之上。
這個昱瑾,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安錦心中難免想到。
離開王府的時候,安錦將心中想法對昱遠講了出來。
“其實從小我就這樣覺得。在眾皇子之中,只有昱瑾的信念同父皇的最為相似。”
關於安錦的話,昱遠也給出了相同的結論。
“知道嗎?其實我覺得昱瑾雖然現在年紀很小,但是他卻似乎很適合當皇上。做一個皇上,首先就要有憂國憂民的想法,這樣才會做出對百姓有益的事情。也不會因為貪圖享樂而毀掉了一個國家。我看昱瑾言行律己,平時也很喜歡看書,卻並不是一個書呆子。只是可惜造物弄人,生在這樣一個時間。”
正文 609。與狗爭食
安錦說完不無可惜,連連搖頭。
昱遠聽到安錦所講,深邃的眸中劃過一抹沉思的色彩。
或許
李時謙被秋後處斬的日子步步緊逼,在處斬李時謙的前一日裡,安錦在房間裡有些不安地走來走去,不時向昱遠仔細詢問有關於第二天救李時謙的一些部署,很害怕到時候中間出了一些岔子,反倒沒有辦法救李時謙了。
昱遠一遍一遍耐心地將所有的部署告知安錦,他知道安錦心中惴惴不安。不過他自己卻是一點都不擔心,這種事情對他來說並非難事。
最大的難事就是李時謙的不肯配合,不過這件天大的難事在幾日前已經被安錦解決了。
“到時候你在城郊外的十里亭等著我們,我保證李時謙會完整無缺的出現。”
昱遠明白安錦擔心著她的恩人,於是對她擔保道。
但是出乎昱遠預料之外的,卻是安錦很快搖了搖頭。
“不,我並不打算再見李時謙。”
安錦的回答讓昱遠感到意外。
“為什麼?”
昱遠看著安錦,眼角眉梢稍稍拖延,幾分不解。
“昱遠,你其實比我還要早就應該知道了。我只是不想讓李時謙產生希望。這樣對誰都不好。”
這件事情安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了,昱遠當下即明白過來。
或許那一次的探監,讓安錦知道了李時謙對她的心意吧。
昱遠想了想,覺得安錦的選擇也是正確的,於是便不再勉強,答應了安錦。
次日,一頭蓬頭垢面的李時謙被押送到了刑臺之上,安錦換了一身公子裝束,埋沒在人群中,雖然她心中知道那個人並不是李時謙,而是一個真正十惡不赦的重型死刑犯,但還是難免有些不放心地特地過來找了個地方站著,要親眼看到才會真正的放心。
站在刑場外的許多老百姓們都在激烈□□著,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受到了誰的擺佈而在集體□□。而是因為他們真的認為李時謙是一個好人。
有多少徘徊在飢餓邊緣的百姓,因為李時謙及時送來的銀子而解決了溫飽的生活,甚至還用那些銀子做了一點小買賣,甚至娶上了媳婦。
有多少人在病痛的折磨中因為李時謙及時送來的銀子而解救了他們的生命,否則病魔侵體,不知要有多少可憐的孩子將要成為孤兒,失去父母,流落街頭,為了一個髒兮兮的饅頭而與狗爭食。
大家義憤填膺,卻始終只是一個平頭老百姓,縱然再是生氣,再是不平。他們也知道李時謙始終還是搶劫了那些大富之家的人們,雖然在那些大富之家中,有許多的王侯貴族做盡了壞事,就算被搶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屠夫將手中亮閃閃的屠刀揮起,坐在審判官位置上的昱遠將手中的牌子扔到地上。
得到命令的屠夫不再耽擱,殺頭這種事情對於一個屠夫來說同殺豬沒有任何區別,他殺過的人其實不計其數,甚至還掌握了一門技巧。
正文 610。心中難免失望不已
那就是殺頭的時候也可以給臨死的人一個痛快的死法或者痛苦的死法。
何謂痛快的死法,就是一刀咔嚓,連帶著脖骨迅速砍下,這樣死人連一點感覺都沒有便一命嗚呼。對於家人來說也是一種另類的安慰。
但如果在執行前那個死人的家人並沒有給他好處,他便會將頭砍的並不痛快,讓那個人的頭一半同身體相連,至少要砍好幾下才會痛苦死去。
這種感覺,同下十八層地獄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