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1/4 頁)
卞夫人也不想讓董祀再幹了,董祀沒啥野心,又不差錢。出仕不過是幫著曹操罷了。但對其它人來說,他不是曹操的兒子,但關係又比那些臣子們近,這樣只保持些私人的關係,反而更長久。
董祀忙不迭的點頭,就是啊,自己還沒兒子呢!幫著曹操把書快點抄完,趕緊跑吧,順便生個孩子也不錯。
青萍看他點頭的樣子,覺得很惡寒,這位還真是恬不知恥。
這次的會面很和諧、很友好,回家的路上,青萍覺得面前的男人很無賴。
“夫人,很佩服為夫吧!”董祀很得意自己今天的表現,拿捏得多麼精準,曹操同志多麼難得的和自己親切友好的喝了酒,並且賦詩一首,馬上自己和曹操恢復關係,但淡出朝堂的事會傳遍大江南北,董大人現在是御用閒人了,地位超然啊!
“是,您說那麼迂腐的先生,怎麼教出您這樣的滑頭?”青萍很納悶的說道,想想蔡邕那寧死不屈的性子,怎麼都出這麼個徒弟?讓她都找不出形容詞的,估計也就這麼一位了。
“迂腐?你說我先生迂腐?找打吧?我先生才不是那種人!”董祀差點跳起來,拍了她的手臂一下,算是懲戒,青萍怎麼說他無所謂,可是說蔡邕絕對的不可以。
過了一會兒,想了想可能覺得剛剛做過了,於是解釋道,“先生不是迂腐,他是有自己做人的原則。但他常常說,他不要求我們像他,只要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即可。”
“所以蔡門九子各有所長,但個性卻又大不相同?”青萍喜歡他對蔡老先生的敬重。
“嗯!單單羊家兄弟之間就大不相同。大師兄性子沉穩多智,與琰兒相似;二師兄就孔武有力,忠直勇猛了。在東吳的五子有的淡泊,有的專心治學;而我和八師兄雖然走入商道,他老人家也沒有阻止,在他看來,只要我們做的是正經事,與人為善,其它的都不要緊。”
蔡邕在董祀心裡是最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其它人不像他,時常在老師的身邊陪伴,也只有他學會了做琴,於是跟老師做琴時,自然會多聊聊,也自然比其它人更瞭解蔡邕的一些想法了。
“所以除了衛大少時運不濟外,其它人其實都能混得不錯。”青萍點點頭,倒是對這位老先生多了幾分讚歎來,想了想,“從今兒起,我們抄老先生的文章吧!其它的就算了,你說老先生的學生,我是女兒,只記得住老人家學說也能說得過去,再就是,把老先生的著作傳下去更有意義。”
“嗯,這樣好,先生寫的不多,寫著容易。”董祀點頭,他說白了,就是個懶。真他把裡屋羊皮卷的東西全抄一次,不如現在殺了他,自己先生的一些專著可容易抄多了。
青萍覺得跟這位完全沒法說下去了,為啥說起正經事時,他總能有別的解釋?
第17章 青萍的抑鬱
抄書對董祀來說也算駕輕就熟了,重新的讀一下,才發現原來很多東西自己當時根本就沒認真的讀過。
“先生真了不起,竟然能把做琴與做人聯絡在一起,以物喻人,發人深省!”董祀不禁又感嘆起來,搖頭晃腦。
青萍頭也不抬,已經幾天了,自己已經抄了厚厚的一打,而這位面前的一本《琴說》還沒完。這位看來真的是來讀書的。
問題是,如果說想讀書什麼時候讀不成啊,現在是要交任務!但也算了,這位想讀就讀吧!只要別來打擾自己就成,但為什麼非要拉著自己談?開始時,她會笑笑聊幾句;但過了幾天,她就點頭;現在,她連抬頭的力氣都沒有了。
“青萍!”這位沒得到應有的反應,有些不樂意了憤懣的叫道。
“您先生有四百卷的學說,咱們想要抄完跑路,至少得一年時間,這還是在我這樣的速度和日以繼夜的情況之下。您要想這麼認真的讀書,是不是等咱們出去之後再說?”青萍還是不抬頭,輕描淡寫的說道。
“現在不是無聊嗎?等出去了,誰有空讀書?”董祀白了她一眼,真的出去了,還不天高任鳥飛了,誰還有空這樣坐下來認真的讀書?
青萍無語了,這位還真直白,他還有理了?也是,現在她和他相處得越近,也算是看出來了,以他這麼跳脫的性子,當年讓他陪著小蔡琰抄了六年書,還真是難為他了。
蔡琰可是沒自己這麼好的脾氣,小時候的董祀可不敢這麼對蔡琰說話。聽說那時的蔡琰根本就不說話,眼睛一瞪,小董祀連書房的門進不去。看來自己是太好說話了,還是因為在這位的心裡自己本就不如蔡琰?
這想法讓青萍很不舒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