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 頁)
出他些許不安分的心思了。
而他身後所跟的扈從,莫說十人,只怕要將近百餘人,俱是腰佩兵刃,成文運一刻不敢放鬆的牢牢盯著,唯恐一不留神便有人突然發難。
許是長年的征戰生涯,胤禎瞧著比前兩年見時稍黑了幾分,個子卻似乎又拔高了,一雙眸子礫似寒星,一動不動的盯著胤禩。
胤禩心中暗歎一聲,單單這一雙眼睛,胤禎實在是像足了胤禛。
當初也不知康熙為二人取名究竟是用了何種心思,字不同音同,也許早在這細微之差上便註定了二人日後的水火之勢。
或許,一切都是早已註定。
胤禩的目光落在胤禎顯然已經成熟了許多的面龐之上,輕輕嘆了口氣道:“十四弟,皇上有旨,命你入宮覲見。”
“八哥可是糊塗了不成?弟弟已在此候了多時,這奴才卻偏偏擋著路不許我進去。”
胤禩皺眉道:“萬歲爺只命你帶扈從十人,你怎的帶了這樣多的人返京?如此,自然是不可入宮的。”
“什麼萬歲爺?哪裡來的萬歲爺!”胤禎突然收了笑意,咬牙道,“我只認皇阿瑪的聖旨,旁的一律不從!八哥,如今真的要同他一起來對付我了不成?”
胤禩對他的話語恍若未聞,正色道:“皇阿瑪晏駕之時已將皇位傳與四哥,滿朝文武皆可做個見證。十四弟,八哥奉勸你一句,如今大局已定,你再枉作掙扎也不過徒勞無功罷了,倒不如安分守己,同我進宮去面見聖上。皇上心腸寬厚,定不會刁難於你的。”
寒風在兩人耳邊吹得喇喇作響,似乎要涼到人的心窩裡去,胤禎聽罷冷笑連連,“八哥不必同我說這些虛頭八腦的話了,我的五萬大軍就駐紮在城外,另有三萬兵馬亦是整裝待發。既然話不投機半句多,那就勞煩八哥轉告四哥一聲,只等著兵戎相見吧!”
胤禩聞言輕輕搖頭,長嘆一聲,“你當你那些兵馬,竟還能差遣呼叫麼?”
他這句話說的極輕,彷彿一聲隨意的嘆息一般,只是胤禎聽了卻臉色大變,“你說什麼?這話是什麼意思!”
“你五萬大軍的統領左伺賢早在你離營之後,便被胤祥降順了。而那餘下的三萬大軍,途徑喀喇沁之際就已被多爾濟帶人盡數俘獲。”胤禩盯著胤禎不可置信的臉龐,一字一字的緩緩道,“如今你已是孤家寡人,再無人可依了,十四弟,事到如今,你還不肯下馬隨我入宮覲見皇上麼?”
“不不可能多爾濟是我嫡福晉的哥哥,乃是我嫡系他怎會怎會”胤禎猛地抬起頭來,一雙眼睛狠得幾欲奪目而出,失聲吼道,“他早就打量好了,早就想好了要算計我這一遭!我算盡天機,竟在這最後關頭功虧一簣!”
隆科多眼見胤禎已然亂了陣腳,恰是時候的從懷中取出康熙駕崩之前命人放在乾清宮匾額之後的另一份遺詔,朗聲道,“隆科多奉大行皇帝遺命,向十四皇子宣讀傳位詔書。
”說罷他便展開遺詔,高聲宣讀,“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在朕身後,必能繼承大統。著傳位於四子胤禛。欽此。康熙五十年正月。”
胤禎面上的血色迅速褪了下去,嘴唇微微發顫的囁嚅道:“不可能不可能!皇阿瑪不會這樣對我不會的不會!”
他少年得意,馳騁沙場數載,一心以為康熙屬意於他,誰料到最後這位父皇留給他的,竟是這樣一份詔書。
往後胤禛便是那高高在上的新君,而他卻僅能是那落敗的無用螻蟻。
這讓他怎麼甘心?怎麼甘心!
一字之差,卻註定了往後的終身之差。
這一切,竟如此快就結束了。
胤禎此刻再沒有了反擊的心思,康熙這白紙黑字的遺詔,已經徹徹底底敲碎了他心中最後一份念想。
胤禩望著他青白交接的灰敗神色,一時間竟不知說些什麼才好,只側身同成文運吩咐道,“來人,送十四爺入宮。”
至此,似乎所有的一切,都真的落下了帷幕。
九十六 我寄愁心與明月
康熙五十年正月,胤禛登基,改年號為雍正,尊大行皇帝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胤禎那日入宮之後,便再未出宮,胤禛雲其“思弟心切”,將胤禎留在了擷芳殿中。
只是朝野眾人心知肚明,胤禛初初登基,唯恐出現一絲紕漏,與其說是“留”,倒不如說是“囚”。
皇帝的登記事宜固然是極為繁瑣,然而更加勞心費力的卻還是大行皇帝的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