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3/4 頁)
時駱羽杉道,“昨天左先生的提議,辛先生想的怎麼樣?我來時大姐還讓我問問辛先生,元旦為慶祝華洋義賑會成立,婦女界要搞次盛大的救災義賑捐教活動,辛先生能參加嗎?駱羽杉睨了譚少軒一眼,似是詢問他的意見,一會兒笑了笑說道:“我一定盡力。”
譚少軒微蹙了眉頭,沒說話。過了一會兒方道趙博士所說我都記下了,這樣,動用軍隊飛財政付款這些事我晚一點才可以答覆您。不過請趙博士放心,在下一定盡力。”趙其玉笑著點頭,三人用完飯,譚少軒派人送趙其玉回凌大,自己端了茶杯坐在椅子上沒動,臉上的神情若有所思。如譚少軒所擔憂的,因為疫病還沒有在凌州大現模肆虐,對趙其玉提出的這些防控措施,內閣辦公會議上很多人提出了異議。政府的財政狀況本來就不容樂觀,竟然還要撥出大筆款項用於防疫?至於切斷鐵路線,動用軍隊,更是被楊袞飛等軍界要人所反對,就其打仗時,也不見政府狼狽到這般地步,真的這樣做了豈不是笑談?
會開得譚少軒劍眉緊皺,這些人還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難道真的要等到瘟疫橫行、屍橫遍野才覺悟?但是,他也只能服從會議的決議。晚上回到家,譚少軒匆匆怪忙去找父親,想再次陳述事情的嚴重和重要性,據理力爭。
等譚少軒說完,譚嗣慶看著兒子,嘆了口氣:“從清末到現在,中國的戰爭賠款總值約為關銀九億兩,合銀元十三億元。賠款、外債和戰爭期間的軍費,是清末以來政府三宗最大的支出,這其中又以賠款所佔的比重,最大導致了清末政府財政的崩潰。而且,中國的海關稅、常關稅、鹽稅等都被迫作為賠款的擔保,至今不能收回。外國透過截留、控制稅收,扼住中國的財政咽喉,並由此將勢力延伸到全國各地。一個國家沒有了海關,強盜還不是長驅直入?財政危機,民生艱難所以不管是我們還是北方軍政府都為此頭疼啊。
看譚少軒皺緊眉頭,譚嗣慶示意他坐下,接著說道:“今天你提出的那此,我也認為著實有些道理,這個趙其玉是個人才,但是政府拿不出多餘的錢,這也是事實,你看有沒有別的辦法?譚少軒想了想說道父親,證券交易所已經開始營業,那裡最近賺了不少錢,這筆錢能不能先不上交財政,挪用來作防疫救災之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德國因為兵源問題而戰敗父親不想看到我們也有些麻煩出現。巴?”
證券交易所已經賺錢了”譚用慶目光灼灼看了看老二,想不到這小子建議的新招有用,於是點頭道:好,那筆錢就先這麼用,你讓衛生部寫個報告,走走程式,也免得別人有什麼閒話。
譚少軒答應著接著說道父親,既然財政吃緊,我覺得父親可以考慮下財政部的建議,設立公債司,向國內外發行公債。”
譚嗣慶點燃了翡翠菸嘴,吸了一會兒,看著兒子慢慢說道:“他們解釋過很多次,我一直在遲疑,這發行公債究竟好還是不好”一直沒想明白。問老大老大說的也不夠透徹,老二你說,我們是不是一定要這樣做?”譚少軒看著譚嗣慶,“土匪”起家的父親哪裡明白現在這個世界的這些新生事物?想了想只能慢慢解釋清楚“父親,從歷史上來看,不管是宋,明、清,還是其他朝代大都連循著一種基本的財政規律,朝代新起初立時,國庫儲蓄豐盛然後就是財政日益吃緊,最後國庫空空,迫使朝廷在財政稅賦上狗急跳牆橫徵暴斂,於是官逼民反,朝廷最終滅亡。”
譚嗣慶聽完點頭,老二說的有理,好象是這麼回事,便示意譚少軒接著說。譚少軒道:清朝在鴉片戰爭之後、太平天國之前還是非常富有的。但是清廷卻一直按照中國傳統的方式理財在兩次鴉片戰爭失敗又面臨日本的威脅下,不僅沒有想法把未來的收入,透支來加速發展國力,反例一心放在‘節流,上只想往國庫多存錢結果是國力相對其他國家繼續衰退。
這是自己剛才所說的清末債務纏身了,清廷的確是這樣做的。譚嗣慶沉思著點點頭認真聽兒子繼續說下去:國家不能發行股票最理想的緩解財政危機、支援發展的辦法足發纖長期債券,期限越長越好,可以把一次性的大開支平攤到未來很多年,這樣就能大大減輕任何單一年的支付壓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債券的用處。
這下譚嗣慶算是明白了,瞬間也領會了債券的益處,不由看著兒子笑起來“那就是說,老子可以花兒子和孫子的錢,對不對?這的確與我們一般說的孫子花兒子的兒子花老子的不大一樣,難怪我聽著有些彆扭。不過說的也是,兒孫自有兒孫福治理國家由不得你打自己的小算盤。
父親,那您的意思是”譚嗣慶這麼快就明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