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每種三件至少,五件不多,三六十八,五六三十,這還是最寒酸的。料子又多,什麼印度綢、癟皺、香雲紗、華絲紗、軟緞、羅緞、織錦緞、平絨、立絨、天鵝絨等等,還有各種襟、扣、鑲嵌等等,女人的講究真是說也要說上半天。何況你們還有新設計呢。”
“大嫂這嘴什麼時候也這麼巧了。”譚永寧作個鬼臉笑著說,眾人一笑,顏寶航作勢塞了一片甜點進她的口:“死丫頭,吃還堵不住你的嘴!敢笑話我?”
話頭一起,討論商量的題目就多了,於是一件件慢慢說著定下來。說到最後,邵雲芝想了想忽然道:“這連衣服料子都說到了,公司的名字還沒有呢。大姐、大嫂二嫂你們都是文化人,好好想想吧。”
被點名的幾人相互看了兩眼,顏寶航笑道:“二弟妹,剛才大家說的起勁,就你沒吭聲,我看這名字就歸你想啦。”
“大嫂,這”駱羽杉笑笑看了看顏寶航和譚永宜。她見過譚永宜寫的詩,自然知道她在國學上的造詣。
譚永宜看看大嫂,又看了看駱羽杉,拿過茶壺給她加茶水,一邊笑道:“大嫂說的有理,羽杉,你就別推了。”
駱羽杉只好笑笑點頭應下來,邵雲芝眉眼含笑很是興味地看了她一眼。
駱羽杉想了一會,遲疑地說:“要不就叫‘雲裳’?你們看”
譚永宜聞言手上拿點心的動作一頓,迅即笑道:“我看不錯,‘雲想衣裳花想容’”
“哦,大詩人李白誇楊貴妃的《清平調》?”顏寶航顯然也很是贊成:“不錯不錯,既好聽又有意境,還耐琢磨,這真是會的不難,一擊就中。”
邵雲芝聽兩人這樣說,又深深看了駱羽杉一眼,笑道:“想不到二嫂留洋多年,國學底子還這麼好,我是個粗人,可聽著也好,是不是就這樣定了?”
一旁戴美思早已拉住譚永寧讓她解釋這個名字的來歷和意思,聽完了也忙點頭。
於是名字便正式定名為雲裳服裝公司。開業後,雲裳創造了當時國內服裝界的幾個第一第一家婦女服裝公司、首創以時裝模特兒做新裝展示、首次將前清時貴族專用的紫貂、灰背等名貴毛皮用於時裝設計等,並帶動了時裝業的發展與興盛,這是駱羽杉為雲裳取名時絕對沒有想到的。
正事忙完,離晚飯時間也差不多了。邵雲芝道:“今兒既來的齊全,大家也別走了。我這裡的廚子有一個本幫菜做得不錯。這幾年,市面繁華了,亂七八糟的東西也多,真正懂得凌州味的人卻少。就是有一家兩家做得好些,也麻雀變鳳凰,丫頭變小姐,架子大的很,不提前訂位都沒的吃今天請大家嚐嚐。”
眾人一笑,便說笑著走進了樓下的餐廳。
自然又是豪奢的裝飾,牆上鑲著英國式的烏木格子,巨大的水晶吊燈,紅木雕花餐桌,雕有富貴雲紋的整套十二張椅子。
等大家安坐,四少夫人一聲令下,下人魚貫而入,菜便流水般端了上來。
邵雲芝指著一味湯道:“這是大湯黃魚,以雪菜、筍片和新鮮黃魚汆湯,滴油不放,味道極是清鮮冬梅,給小姐和少夫人們裝湯。”
顏寶航指著中間一碟油爆蝦道:“我倒喜歡這個夏至前後,正是櫻桃蝦的時候呢。這蝦蝦珠紅透殼外,腹中抱子,吃起來最是鮮美。”
聽她說的熱鬧,駱羽杉便也伸筷子取了一隻,蝦炸的晶瑩,嚐起來皮脆肉鮮,確是火候拿捏地極好。
顏寶航說的全是“行話”,戴美思有的聽不明白,寫字的人好奇心又重,於是拉著身旁的譚永寧問起來。譚永寧只好也夾過一隻,細細和她說什麼叫櫻桃蝦…櫻桃成熟時候撈起的蝦;蝦珠便是煮熟後蝦子腦後赤豆大的紅珠等等。
聽得戴美思連連嘆息中國人餚饌之講究。
席上另一味出色的菜品是南地少見的蝦子大烏參。大烏參香港稱作豬婆參,發起來後大者尺餘長,製成後整隻躺在雪白的長形磁碟中,烏光透亮,汁濃味鮮而香醇,軟糯酥爛,以湯匙取食。這種做法連駱羽杉都是第一次吃到,不由很是新鮮。
邵雲芝看她慢慢品嚐,似乎很有滋味,便笑笑道:“二嫂,二少最喜歡吃海參,不過他喜歡的是細小的遼刺參。這個上次請他,嚐了一下而已,二嫂若是喜歡,不妨多吃一點。”
駱羽杉笑著謝了,轉眼看到窗前的鏤雪紗,恰似收起翅膀的蝴蝶,隨著窗外的風偶爾吹過,便無聲的飄著。忽然想到上次和譚少軒去吃素菜時看到的那片湖水,眼前便浮現出一雙帶著邪邪笑意的眼睛,不由暗暗腹誹譚少軒嘴巴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