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1/4 頁)
斤八兩,恐怕短時間內不會有新的動靜了,讓士兵們安下心來,暫時不用整軍出發。”
原本王燦預料失敗或者勝利,現在卻成了僵局。
郭嘉聽完後,搖頭道:“主公,董卓主動撤兵,恐怕是心中有所憂慮,董卓很可能會主動撤退。”
王燦問道:“奉孝,這是為何?”
郭嘉說道:“主公,董卓率領大軍出征,洛陽空虛,朝中大臣失去了董卓撣壓,說不定會做些令人吃驚的事情來,給董卓來個反戈一擊。因此,董卓面臨的不僅是諸侯盟軍攻打,還有來自於朝中重臣的反抗,內憂外患,董卓不可能率領大軍長期在外,一旦形成僵局,董卓就只能撤軍,否則大軍被拖住,洛陽就可能發生變故,嘉推測董卓不日之後,將會撤軍。”
王燦沉思片刻,眼睛賊亮,大笑說道:“奉孝高見!”
郭嘉笑了笑,沒有說話,他是王燦的謀士,職責就是給王燦出謀劃策。
這時候,裴元紹大步走了進來,朝王燦揖了一禮,說道:“主公,曹操來訪。”
王燦眉頭揚起,說道:“讓他進來吧。”
裴元紹得了命令,轉身離去。不一會兒,曹操便來到了營帳中。王燦起身相迎,說道:“孟德兄,剛回到營寨中,不穩定軍心反而跑到我營中來,有什麼重要事情麼?”
曹操神色嚴肅,說道:“為盟軍前途而來!”
語氣低沉,顯得非常的凝重。
PS:兩更完成,嗯,貌似現在都是三千多字的大章節了,求鮮花、收藏。
第五卷 兵進洛陽 第227章 王越回營
更新時間:2011…7…15 11:58:35 本章字數:3964
看著曹操走進來,神色嚴肅,腳步沉重,王燦的心也跟著沉了下去。
難道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嗎?
否則,以曹操堅韌不拔的性格,怎麼會露出這番神情。
王燦擺手示意曹操坐下,朗聲詢問道:“孟德兄,發生什麼事情了?”
曹操撩起衣袍,在荀攸下方坐下來,慢條斯理的說道:“為先,我就不拐彎抹角,開門見山的說了。今日董卓的西涼軍和諸侯盟軍交戰,表面上是董卓主動撤軍,處於下風,諸侯盟軍佔據優勢,但真實情況為先你肯定看得出來,西涼軍和諸侯盟軍戰力相當,雙方都不相上下。”
“經過這一戰,各路諸侯想要一舉擊敗董卓,直奔洛陽的心思肯定又被壓了下去。再加上雙方的實力相當,局勢太膠著,士兵死傷慘重。這種情況下,各路諸侯肯定會退縮不前,避而不戰。”
曹操臉上帶著悲痛之色,語氣越來越低沉,道:“操廣發檄文,號召天下諸侯戮力同心,共同討伐董卓。如今大軍逼近洛陽,距離成功也是近在咫尺,只需要想辦法擊敗董卓,就能整飭朝綱,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這時候一定不能退縮,要想方設法主動出擊,抓準機會擊敗董卓才是。”
王燦笑說道:“孟德兄,你多慮了,諸侯們雖然有點小心思,卻不會不顧全大局的。”
曹操當即問道:“為先,你敢說這是你的真心話?”
王燦呵呵笑了笑,道:“孟德,甭管是不是真心話,只要諸侯能出兵對敵就行了。”
曹操眼眸圓睜,喝道:“為先,你文武出眾,豈會看不出諸侯的小心思,一旦遇到困難,這些諸侯就會退縮,而前方一旦有足夠的利益,他們就會奮勇向前。現在董卓屯聚大軍在前方,諸侯們戰而無功,心中肯定會有其他想法的,想著避而不戰。事實就是如此,怎麼是我多慮了?”
王燦也是絲毫不讓步,反問道:“今日董卓主動撤軍,袁紹不過是沒有下令追擊而已,孟德如何能夠肯定諸侯面對董卓大軍,將會避而不戰?”
曹操張嘴就說道:“這自是我根據諸侯的情況,推斷出來的結果。”
王燦說道:“無憑無據,孟德就如此相信諸侯肯定避而不戰?”
“當然!”
曹操語氣果決,神色堅定,沒有絲毫的猶豫。由點及面,從這點小事情也能看出曹操和袁紹的差距,涉及到大是大非的問題,曹操果斷堅決,而袁紹卻瞻前顧後,猶豫不決,這也是曹操性格堅忍,能夠成大事的緣故。
王燦搖搖頭,知道曹操肯定堅持他自己的看法,不會有所改變。
王燦無法說服曹操,也沒有繼續糾纏,他知曉歷史,也知道董卓和袁紹交戰後,董卓大軍撤往長安,袁紹不追擊董卓,反而和其他諸侯飲酒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