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部分(第1/4 頁)
約莫盞茶時間,王燦問道:“考慮好沒有,想好後就說出來吧。”
他目光轉向徐庶,等待著徐庶的答覆。
徐庶盯著鋪在案桌上的地圖,伸手點了點牂牁郡,朗聲說道:“主公,卑職選擇在牂牁郡擔任太守。”
一句話,正中王燦心中的想法。
牂牁郡的地理位置很重要,面對的形勢也很複雜,需要一位有才華的人擔任太守。因為牂牁郡處在交州和江東的中間,不僅和交州有一定的聯絡,還和五溪蠻接近,面臨很大的危險,所以必須要一個有能力的人才能勝任。
王燦笑著點點頭,說道:“好,元直擔任牂牁郡太守。”
一錘定音,決定了徐庶未來的方向。
石韜想了想,伸手指著巴郡,朗聲說道:“主公,卑職擔任巴郡太守。”
王燦點頭同意,並沒有多說。雖然巴郡的地理位置重要,但有甘寧在長江之上,巴郡便不用受到水軍的威脅。石韜擔任巴郡太守,只需要盡力的發展巴郡,將巴郡發展起來,這就是石韜需要做的事情。
最後,孟建拱手抱拳道:“主公,卑職擔任越帯�ぬ�亍!�
越帯�ぃ�彩切枰�歡ǖ哪芰Α�
孟建前去擔任太守,也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歷擔任。
此時,三個人的分配都已經完成。
王燦目光掠過三人,笑說道:“你們三人剛剛回成都,好好的休息幾日,然後再前去赴任。至於你們的任命和印綬,我會讓程昱儘快給你們趕製出來,等休息好後,希望你們能再接再厲,治理好各自的地方。有道是治大國如烹小鮮,三位都是有大才華的人,相信能繼續原來的輝煌,不負眾望。”
三人抱拳道:“主公放心,卑職定不負主公厚望。”
王燦點了點頭,說道:“廣元和公威先回去,我和元直還有話說。”
兩人抱拳朝王燦揖了一禮,便轉身離開,離開州牧府後坐著馬車返回驛站。私下裡,兩人竊竊私語,不知道說些什麼。
大廳中,只剩下王燦和徐庶。
徐庶腦袋迷糊,有些莫名其妙,不明白王燦怎麼把他留下來。他們三人一起出仕,最後的政績也相同,都沒有任何缺點。然而,王燦撇開了石韜和孟建,唯獨留下他,讓徐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明所以。
王燦臉上帶著笑容,隨意的說道:“元直,我聽下人說伯母隨你一起到了成都,正在驛站中歇著。你和伯母初到成都,還沒有安定下來吧?”
徐庶點頭道:“的確如此,家母尚且沒有安頓好。”
王燦說道:“伯母年紀大了,來回奔波肯定受不了,而且你此去牂牁郡,面臨的危險很大,困難很多,若是讓伯母隨你一起去牂牁郡,雖然能享受天倫之樂,可肯定是要擔驚受怕的。我覺得伯母留在成都好些,你看如何?”
徐庶拜道:“但憑主公吩咐!”
王燦點頭道:“好,我會安排好住宅,讓伯母在成都衣食無憂。”王燦的一席話,頓時解除了徐庶的後顧之憂。
徐庶前往牂牁郡,是下了大決心的。
他任務重,事情多,不可能陪著徐母,而且還可能面臨生命危險,所以徐庶也想把徐母留在成都。王燦說要安頓徐母,便是最好不過的。這樣一來,還能免除徐母遇到不必要的麻煩,以免被人欺負,這是最好的處理方法。
解決了徐母的事情,王燦又和徐庶拉了一會兒家常,才讓徐庶離開。等徐庶返回驛站的時候,石韜和孟建立刻圍了上來。
石韜問道:“元直,主公和你說什麼?”
這句話,換做是一般人詢問,有些不合適,畢竟涉及王燦和徐庶的交談。
然而,石韜和徐庶本就是潁川郡的同鄉,關係非常好,兩人又是一起從潁川郡到荊州求學,又一起離開荊州入益州為官,可以說是鐵哥們兒,穿一條褲子的朋友。石韜問話,非常的隨和自然,沒有任何的矯揉造作。
孟建也望著徐庶,露出期待的眼神。
徐庶笑說道:“主公單獨留下我,是因為家母隨我一起來成都,尚未安頓好住宿額地方。主公說給家母安頓居住的宅院,保證家母的生活,事情就這麼簡單,並沒有其他的事情。”徐庶也沒有保留,直接把事情告訴了兩個好友。
石韜聽了後,搖頭嘆息道:“誒,早知如此,我也將父母接到益州。如此一來,主公豈不是也要接見我,再給父母安置住宅,可惜,可惜啊!”
石韜連連嘆息,那模樣非常欠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