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部分(第2/4 頁)
職。”
王燦聞言,愣了愣,旋即問道:“先生竟是一介布衣?”
任安點頭道:“確實如此。”
王燦眉頭皺起,道:“既然先生是布衣之身,本就沒有在劉焉麾下擔任官職,為何替趙韙出使漢中?”
任安說道:“老夫受人之邀,不得不來。”
事實上,任安的確沒有在劉焉麾下擔任官職,而是由於董扶邀請,才擔任益州使節,出使王燦,想要讓王燦罷兵。
史書記載:“董扶,字茂安,廣漢綿竹人也。少遊太學,與鄉人任安齊名,俱事同郡楊厚。”因為董扶和任安是同門兄弟,都師從於楊厚,任安才會放著隱居的日子不過,專門跑來做說客,否則以任安的性子,斷然不會出山。
史書中,任安早年拜楊厚為師,後入京師太學深造,很快就展露出非凡的才華,得到太學師生的好評和尊敬。
太學結業後,任安返回綿竹。
期間,任安先後答應郡太守的邀請作郡功曹(太守的佐吏),受益州刺史徵召作治中(州刺史的佐吏,主管文書案卷)。然而,東漢末年,官府黑暗,相互傾扎,任安受不了官府的爾虞我詐,不久就棄官還鄉,隱居綿竹教徒授業。
到後來,任安曾被舉薦為孝廉茂才(漢代選舉官吏科目名)之選,又有當朝太尉看重任安的才華,徵聘他去朝廷做官,擔任博士,而且還幾次派遣公車接他。然而,任安都以身患疾病不能出任為理由,一概拒絕,沒有出仕為官。
漢靈帝劉宏時,劉焉擔任益州牧,蜀中名士綿竹人秦宓向劉焉上書推薦任安。劉焉得知任安後,也是非常的看重,又上書皇帝劉宏,希望皇帝能夠重用任安。
劉焉是皇室宗親,說話的分量很重,劉宏採納劉焉的諫言,準備徵召任安。
然而,當時天下已亂,漢朝徵召之命沒能送到綿竹,任安也就沒有接到朝廷的命令。
從隱居到死,任安都沒有出仕。
王燦並不知道任安的過往,若是知道後,恐怕又是一副表情。他聽說任安並沒有在劉焉麾下任職,立刻動了心思。
想了想,王燦說道:“先生,我知你才華出眾,也不願意和先生多繞圈子,直接給你說把,劉焉曾經派遣張魯攻打漢中,後來又派遣三路大軍攻打漢中,如今劉焉身死,成都危在旦夕,如此機會,我是不可能放過的。大軍攻打成都勢在必行,不可阻擋,若先生知趣,就請立刻返回成都,等我破城後,定會拜謁先生。”
任安聽後,微微搖頭。
王燦眉頭一挑,說道:“好,我就聽聽趙韙打算怎麼做,先生說來聽聽。”
任安拱了拱手拜謝,然後說道:“趙將軍說只要王太守罷兵,趙將軍願意向王太守俯首稱臣,每歲向王太守納貢,孝敬王太守。同時,以雒城、綿竹關、涪城為界限,往北之地,全數劃歸王太守,由王太守治理,不知王太守意下如何?”
王燦問道:“這是最後的底線?”
任安點點頭,沒有說話。
王燦哈哈大笑,臉上露出譏諷的神情,說道:“任先生,趙韙未免把王燦看得太低,就這點分量也想打發本太守。哼,既然趙韙還想做他的春秋大夢,你回去告訴他,讓他開啟城門,洗乾淨脖子等本太守揮師南下,斬他狗頭。”
“王太守,”
任安張嘴正要說話,卻被王燦伸手阻止。
王燦說道:“任先生,我敬你是一個人才,才沒有刀兵相向,換做是其他人,我直接剁下他一隻手,才讓他返回成都。你也是聰明人,回去吧,以免我動怒後,砍掉你一隻手,那就不好了!”
任安聞言,嘆口氣,轉身離開了。
他直接離開,並沒有繼續說話,這也是王燦看重他,讓任安不想繼續胡攪蠻纏。
等任安離開後,郭嘉笑說道:“主公,您這以退為進的拉攏任安,恐怕任安心中都已經猶豫了,想著是否應該歸順主公。”
荀攸點點頭,道:“奉孝說的極是!”
王燦微微一笑,拉攏任安,這本就是他要的效果。
PS:三更之二,求收藏、鮮花咯。
第七卷 佔據益州 第408章 步步緊逼
更新時間:2011…7…31 7:13:02 本章字數:4011
劉焉突然死掉,對於王燦來說,沒有多大的影響,因為王燦大軍壓境,只需要足夠的實力,就能夠拿下成都,奠定勝局。
然而,對於益州內部,卻是風雨欲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