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部分(第4/4 頁)
較瞭解,和曹操有了一定的聯絡。徐晃已經得到曹操的看重,只要投奔過去,就能施展才華。至於投奔王燦,情況徐晃難以預測。
徐晃一方面為自己考慮,一方面也為楊奉考慮。
故此,徐晃得到王燦獲勝的訊息後,急匆匆來到楊奉府上,勸說楊奉投奔曹操。
Ps:四更完成,收工休息了。繼續求鮮花和收藏支援。
第十卷 王侯霸業 第637章 達成協議
更新時間:2011…10…11 6:23:59 本章字數:2609
楊奉見徐晃專業txt不語,立刻說道:“公明,你跟隨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了,難道還不瞭解我麼?說吧,只要是說的有理,就採納你的建議。”
徐晃聞言,一下從沉思中反應過來。
他抱拳說道:“末將剛剛考慮王燦和曹操的事情,有些入神了,請主公恕罪。”
楊奉擺了擺手,有些不耐的說道:“別說這些虛的,說正事。按照你的說法,投靠王燦和投靠曹操有很大的區別,你仔細給我說說。”
徐晃坐直身體,正色道:“主公,王燦和曹操雖然都是州牧,可論及兩人自身的實力,以及兩人麾下各自的文臣武將,有很大的差別。正因為如此,主公投奔兩人的結果也會有很大的差距。不僅如此,若是主公開城投降王燦,或者是主動投奔曹操,得到的效果也會有所不同。”
楊奉來了興趣,問道:“你且仔細到來。”
徐晃撣了撣衣袍,說道:“對於王燦來說,主公是必須開城投降。因為主公不開啟城門,王燦就會強攻長安,而攻下長安後,因為主公抵擋王燦,他就會掃蕩西涼軍。所以,王燦認為主公開啟城門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有道是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和開城迎接王燦相比,曹操剛被王燦擊敗,退往函谷關,若是主公裹挾皇帝,將皇帝送到曹操營地中,這又是什麼功勞呢?”
徐晃面帶笑意,笑吟吟的盯著楊奉。
所謂講道理,其實也就是把符合楊奉的利益梳理清楚。
楊奉聽了徐晃的話,點頭說道:“公明之言有理,我們開啟城門迎接王燦得不到什麼利益,或許還會被王燦打壓。但裹挾皇帝離開長安,去函谷關投奔曹操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