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2/4 頁)
含笑點頭,何少一道:“藏巧於拙,聽上去不怎麼起眼,細想起來頗有乾坤。一是京城中多是北方園林,尤其是皇城重地,皇家園林居多,以大、險、齊、全為美;而小江南,則突出了南方園林的景緻特點,以巧、隨、復、新為美,小巧玲瓏,別有韻味。”
柳長青道:“那就定這一個?”
何少一道:“目前來看,是這個最佳。不知道秋螢可有何想法?你如今可是名滿京城不世出的曠世才女,說的話是極極有分量的。你且說說叫什麼為好?”
秋螢福福身子,撇了撇嘴道:“不敢不敢,區區就是那個基本可以淘汰,俗不可耐,拾人牙慧的那個。”
何少一瞠目結舌,無言以對;柳長青想笑卻又不敢,憋得好生辛苦。
愣了半晌,何少一見秋螢挎著菜籃要出門,打個圓場問道:“如今這園子建得景緻繁複,花木蔥蔥,我方才一看,竟看不到菜畦在何處了,秋螢是要去菜畦麼?帶我也過去看看,如何?”
秋螢心下惱他剛才之言,哼道:“何少爺要去菜畦?出門左轉,小江南中,百花深處便是。”說完也不理他,徑自走了,獨留何少一愣在當場。
柳長青上前拍了拍他肩膀道:“少一兄,少一兄,別與她當真,她過會兒就沒事了!”
何少一卻忽然笑逐顏開道:“長青!秋螢果然是不世出的曠世奇才啊!百花深處!你聽她說了沒?百花深處啊!多好的名字!!!”
柳長青低頭沉思半晌,最終也微笑起來,默默道:“到底是她技高一籌,就百花深處了!”
至此,南小巷菜園花園,最終定名為“百花深處”,並流傳了數百年之久,堪稱北京城裡最好聽最具文藝色彩的地名。
。
三月二十六,南小巷車馬喧喧,好不熱鬧。園門上高懸一匾曰:百花深處。左右是一楹聯,上聯書:園內種竹栽花,培心培地;下聯書:林中放生育物,養性養天。
這副對聯又是秋螢的即興之作,也是何少一來的那日,在園內林中看到了秋螢養的雞鴨,認為不妥,應該在開園之日藏進住所後院裡關起來,秋螢卻不以為然,當即說道:“園內種竹栽花,培心培地;林中放生育物,養性養天。哪裡不雅?哪裡不妥?”
何少一無言以對,柳長青將之默了下來,直接掛到了園門口。
來客皆在園門口寒暄半晌,好些人都問道:“這園名好雅緻,曲徑通幽,百花深處,真是好名字,不知是何人所取?”
回曰:“張姑娘所取。”
又問:“這兩旁的楹聯看似樸拙,卻甚為大氣。可是柳舉人所書?”
回曰:“不然。乃張姑娘所書。”
來客無不大讚曰:“妙極妙極!果真百聞不如一見,一見更勝聞名,不虛此行,不虛此行。”
來客皆被引到了御河邊上的桃花林中,桃林中用葛藤圍出了一大片空地,坐上百十餘人絲毫不擠,幾十張的矮腳小木幾,一張小木幾可落座兩到三人,木幾中間一個粗陶罐,裡面插著園中剪來的各色春花;木幾後面並排兩張草蓆,草蓆上置精美的水草編成的蒲團,蒲團面上皆是整個冬季裡趕工繡出來的百花深處的幾十處重點景觀的絲錦坐墊,柳長青畫出寫意風格的水墨畫來,女眷們將之繡到蒲團上面去。
主家席那裡的木幾要高大長一些,兩側還有兩個較長的陪席。
主家席自然是柳公坐的,左側陪席上是柳長青與何少一;右側陪席上是郝世進與宋明誠。
宛如、秋螢、丁冬兒幾個在南小巷家中暫時沒有出去,宛如看了看收上來的請帖道:“果然就跟長青哥預料的那般,真正名頭大的文人雅士,沒有來赴宴。來得多是有些薄名,地位不高的。”
秋螢道:“咱們家沒什麼後臺也沒什麼地位,他們覺得若是被輕易請來的話,可能低了身份。而且我之前出的那個對聯,好似還沒有人對出來,可能來了若是被其他文友揪住了相問的話,也怕對不出來尷尬吧。”
丁冬兒道:“那個對聯我也聽說了,果然是妙得很,秋螢妹妹,你真的對出了下聯麼?啊,我說這話沒別的意思,我是覺得這聯實在是太難對了,不過秋螢妹妹是個小人精,而且對子一向對得好,要是有人對得,也就是你了。”
秋螢道:“丁姐姐不用跟我客氣,這對聯是我從一本雜書上看來的,當時是個絕聯的,我一直留心著有機會對上它,後來試對了兩個,長青哥說能通。我巴巴地對了這麼些年,他們不過才想了三個月而已,而且也未必就時時想著,所以也不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