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4/4 頁)
邊角時間了。
不過,近期之內重點關注的,還是遊戲內這一屆的將戰大賽。
刀劍笑出的那個緩兵之計,也是不太容易反駁的。而且不論怎樣說,要已經習慣了某一個盟為主盟的群體換一個主盟,至少在慣性認定上還是有一點小坎的。有這樣一個過渡也很好。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成果才叫比較好的成果?首先肯定是本盟的名次高度要高出對方,但然後呢?出服?出區?進決賽圈?這真是一個模糊的定義。
不過也多想無益,過於去細究而要對方給出一個具體標準,似乎又會有點太過於計較的感覺。籤生意上的合同時雖然就要這樣子每一條都極盡細化,但如果將其全面應用到遊戲裡,似乎也就太不爽快了,靠這樣收攏來的同盟也未必就很能融洽吧!所以在一定的條款內,給彼此一個自由寬鬆的發揮空間也未嘗不好。處理事情,資本是一個方面,但態度與手法似乎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賽事一開,論壇上的主題就全部換了風方。
以上一屆的名次而定關注物件、討論哪一方向的玩家出線最多、又見到什麼精彩的過招,等等。
在前幾輪被刷下來的玩家很快就自發成了一批觀賽人員。
同盟內討論的也不少,有不少都是說著說就拉同盟進切磋場裡儘量原景重現一把的。所以有時候也就相當於旁觀很多場的精彩場面了。
當然,也很有一些過程雖然有人看到了,但因為觀者的操作差距而重現了不了狀況。
這就急人了,許多人聽某一位嘰哩呱啦、興奮了大半天,但最後結果卻是聽眾們什麼實際狀態也看不見,得全憑各自去自行腦補,次數一多,就真是太傷腦了。
某天,這種情況再次於同盟頻道里出現,於是眾人一片嘆息。一句‘早知道就去某某賽場觀看了’之類的話被無數人排起,楊平點看同盟頻道時正好看見,一個心念轉動之下,見有幾個操作也算很好的同盟線上,於是提了一個議。
〖同盟〗
不碎不歸:那位看過的同盟,你再仔細描述一下,我看能不能找人一起給幫忙重現一下。
此言一出,那位實地觀戰過的同盟見有人肯幫忙撐場子,頓時精神大振,場景描述迅速跳上了同盟頻道,又雜有一些別的同盟成員的話,一時之間令人頭暈。於是交流方式一轉,去語音了。遊戲裡就都分組撲進了一個切磋場內,很快就圍了一個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