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者,不少人在私底下會稱呼他為孫太祖,在新z國成立之前,他曾一手創辦了以南山大學為首的六所國際知名大學,更出任了南山大學第一任校長,晚年退居名譽校長職位直至逝世,所以南山大學的師生更喜歡稱這位領袖為“老校長”。
孫南山原名孫志清,當他還年輕的時候是一位留學m國的外科醫師,那本書中記載,有一天他去醫院上班的時候,一位華人上門求診,也不知道這位華人病人給他說了什麼,問診結束後,他就辭去了工作孤身前往當時正處於極度混亂中的z國,著手創立黨派,開始為z國的國運奔波,並在此時改名孫南山。
“z國脊樑,當如南山之骨,立於天地之間。”便成了他的名言。
南山是華中平原唯一一座海拔高於1000米的高山,立於山頂就能感受到古人所說“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用南山做名也就體現了孫南山的遠大理想。
不過對於李青來講,無論孫南山的形象再怎麼偉岸,活了不知道多久的她自然是不買賬的,她所關注的是那位只一開始出現了一次的華人病患。
那本書裡記錄了新z國成立前幾年發生的一件小事,當時孫南山坐船南下前往廣州與南方諸民主黨進行會談,船上,孫南山曾面露驚色的抓住一位和他年紀相仿的身著灰色西裝的男人說了一句在場其他人都不明所以的話。
“先生教我醫國,卻為何不早告訴我龍脈已衰?縱是國手也難醫氣數已盡之人啊!”
那男人微微一笑:“龍門被毀,龍氣自洩。”然後就消失在了那艘船上。
在場的所有人後來再回憶時,竟沒有一人能夠想起那位先生長什麼樣,孫南山也像從未遇到過他一樣繼續做他的建國大業,沒過多久,他就在洛陽建立了南山大學,並親自監督大學校園的建設,建設期間,孫南山請了多位風水大師坐鎮校園設計,南山大學開始招收第二批學生的時候,新z國成立了。
那本書中大膽猜測,這位神秘的中年男人,就是曾求醫於孫南山的那位華人病患,他其實是一位精通風水學的隱士高人,雖然只露面兩次,但說新z國是他促成的也有道理。
看到這裡,李青跑去找來南山大學的地圖仔細地看了又看,覺得龍門應該就在南山大學內,再以這一論斷為基礎推算,發現各項資料非常合理,於是最後,她做出了報名南山大學的決定。
回到寢室的李青發現寢室裡一個人都沒在,寢室已經被收拾的井井有條,這個點估計都出去吃飯了,於是接了一杯水坐在自己的桌子前開始發呆。
雖然她人在發呆,但是精神卻沒有停下來,一點點的向外散發,慢慢的感受空氣中的變化,試圖找到一些線索。按那本書上猜測,南山大學的校園其實是掩蓋孫南山重建龍門的裝飾,孫南山在修建南山大學的時候透過重建龍門堵住了外洩的所謂龍氣,重振龍脈,這才是他建國的根本。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李青總能在這裡找到蛛絲馬跡。
很快,她就找到了目標。
睜開眼睛,李青在校園地圖上搜尋了半晌,最後把目光定格在校園中軸線“龍門路”北向的盡頭,一個名為“安寧湖”的人工湖上。
安寧湖周圍一圈是一個小公園,緊挨著南山大學北門,北門外面是一條主公路,公路對面,就是洛河。洛河是不是萬年前的洛水,李青不敢肯定,但十有**是同一條,如果這樣看,那麼這個安寧湖就很可疑了。
盯著地圖看了一會兒,李青決定去實地考察一下,於是起身離開了宿舍。
文學院的女生宿舍在靠近南門的地方,距離北門有不遠的距離,於是李青在小賣部買了一瓶純淨水慢悠悠的喝著,邊欣賞著周圍的景色邊朝北門走,一路上東張西望的她一直在偷偷地數學校攝像頭的數量。
數著數著,李青臉就黑了。
難怪南山大學治安好的跟什麼一樣,遮攝像頭的數量根本就是按照天衣無縫的樣子來安的!隨便站在哪一抬頭都至少有兩個攝像頭能看見自己。
如果十七年前攝像頭的數量也這麼多,她才不敢晚上離開那個池塘到處晃悠呢。現在咋辦?本來她打算趁晚上沒人的時候跑到安寧湖潛水看看的,可是照這樣看,估計她還沒下水就能被逮著,說不定還會被當做輕生來一場思想教育。
恨恨的把一瓶水全灌進肚子裡,李青撇撇嘴,把攝像頭全當空氣,眼不見心不煩。
因為今天新生報到,北門喧鬧非凡,北門學生會志願者服務隊的人就駐紮在安寧湖畔的一個廊亭中,熱心地為新生和新生家長做各種服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