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頁)
魏國被滅,盛怒之下項羽傾全軍之力襲擊漢軍。漢軍大敗,劉邦逃往關中,成皋為項羽所得。劉邦回到關中,重新徵集兵力,出武關,調動項羽南下,減輕滎陽、成皋一線漢軍的壓力。項羽率主力南下尋戰。劉邦在宛、葉一帶堅壁不出,使楚軍求戰不得,同時命彭越在項羽後方大肆騷擾。彭越在楚軍後方積極活動,打敗了項羽派去鎮壓的軍隊,截斷楚軍糧道,甚至兵逼彭城。項羽被迫回兵東擊彭越。劉邦則乘機揮師北上,擊敗留守成皋的楚將終公,收復成皋。項羽擊敗彭越,未及殲滅,得知成皋已失,急引兵西返,攻克滎陽,乘勝攻下成皋。
劉邦敗出成皋後,北渡黃河至韓信軍營中,收了韓信的兵權,將韓信所部大部分兵力調去增援鞏縣漢軍。韓信重新招募了三萬人馬,越過太行山,向東挺進,對趙國發起攻擊。趙王聞訊後,即以號稱二十萬的大軍集結於井陘口防守。井陘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道路狹窄,易守難攻,不利於大部隊的行動。兵力雄厚的趙軍扼守住井陘口,居高臨下,以逸待勞,處於優勢和主動地位。而韓信麾下的三萬人是新募之卒,千里行軍,士氣雖高漲,但身體卻疲乏,處於劣勢和被動地位。可就在這樣的劣勢和被動情況下,韓信率領新兵背水一戰,速戰速決,用讓人難以置信的速度一戰擊潰趙國主力。
滅趙後,韓信休整兵馬,安撫民眾,一邊擺出準備強攻燕國的勢態,一邊派使臣前去遊說燕王,向其陳述利害關係,燕不戰而降。
齊王田廣為阻止韓信軍東進,屯兵歷下,同時向西楚求救。項羽命龍且率兵二十萬救援齊國。同年十一月,韓信與齊楚聯軍戰於濰水。鑑於敵眾己寡,韓信命所部乘夜在濰水上游以沙袋壘壩塞流。拂曉時分,親率一部兵力渡河進攻,隨後又佯敗退回西岸。龍且以為漢軍怯弱,率軍渡河追擊。漢軍乘其渡河時決壩,河水直下,將楚軍分割在濰水兩岸。漢軍乘勢迎擊西岸楚軍,斬殺西楚第一猛將龍且。東岸聯軍見勢潰散。漢軍乘勝追殲,俘田廣,平定齊地。此戰,漢軍在北方戰場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漢軍對西楚的合圍已經完成。項羽已沒有能力滅漢,到了完全被動的防禦狀態。
龍且戰死的訊息傳回楚軍大營,不僅項羽哀慟不已,連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鐘離昧也是雙眼含淚,喉中哽咽。虞子期與季布也神情淒冷。
他們心中都明白,如今西楚最好的結局也只是與漢平分天下,雄霸天下已無可能。
項羽神情肅穆,看向鍾離昧,“派使者向漢求和,楚漢中分天下,以鴻溝為界,鴻溝以東歸楚,以西歸漢。”
虞子期常往返於戰地與顏集,不是太瞭解戰局,聽了項羽的話後提出質疑,“大王,情勢不利於我方,劉邦那廝會同意議和嗎?”
項羽揮揮手,制止住虞子期的質疑,滿臉疲憊道:“韓信與彭越各守一方,我們若不計後果全力一擊,與我們面對面的劉邦很難取勝。無論是我們,還是他們,都會權衡目前的局勢。”
鍾離昧點頭贊同,“我們的糧草已盡,即便劉邦不同意,我們還可以利用議和期間做其他準備。全力一擊,不到最後關頭還不能用。”
項羽視線如刀,飛快地掃過三位大將,沉聲道:“離昧,不惜一切代價去截斷劉邦和韓信、彭越的聯絡。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鍾離昧乾脆利落地應下,仰首挺胸走出營帳。
項羽再次陷入沉思,兵力懸殊並不大,為什麼楚軍會兵敗如山倒,是戰鬥力下降,還是其他原因?如果是其他原因,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軍事上的勝利並不能真正消除韓信心底的陰霾,將士們笑語震天慶賀即將消滅西楚時,他時常拎著酒罈子獨自走出軍營,尋找一個僻靜的地方,遙望著滎陽方向喝悶酒。井陘口的背水一戰、降燕攻齊、斬殺西楚名將龍且,一路之上勢如破竹,為的就是早日救回她。可是,眼看就要到達滎陽這個節骨眼上,他卻突然遲疑了,不是近鄉情怯,只是害怕萬一消滅西楚之後海遙的選擇不是他,到時候該怎麼辦?該何去何從?
韓信的隨身副將大步流星地趕過來,“將軍,大王派使者前來,要將軍你馬上調兵趕往滎陽廣武山,與西楚進行最後決戰。”
馬上就要見分曉,韓信手一抖,酒罈子自指縫中滑下摔個粉碎。
副將覺得納悶,印象裡,上將軍韓信就是戰無不勝的戰神。這樣的人也有恐懼的時候?
韓信沉吟許久,“使者何在?”
“在大將軍營帳裡等候。”
韓信起身就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