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第2/4 頁)
至按著皇上所說,屠滅了建奴女真,那樣就不是數十年的平安了。
朝廷上下,對皇帝東征,當然是最為關切的,特別是在遼餉上伸過手的人,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等待著。皇上從伴仙山登岸開始,一把披荊斬棘勢如破竹。最終直搗黃龍,將建奴的都城、朝廷來了一個大摧毀。這是何等的豪氣!
大明集中了這麼多的人力、物力,集全國的精兵屯積遼東,最終不僅不能擋住建奴,而且很乾脆的幫助建奴組建了漢八旗,兩相對比,又是何等的諷刺。
隨著皇上武功之卓著,那威勢更加的勢不可當。官員們那一點點的小心思,這個時候不由的也收了起來。
大明例來不缺貪官,有機會要貪,沒有機會創造機會,也要貪。朱由校的一系列政策看似可以抵制住貪汙,其實裡面的漏洞百出,宦海沉浮的官員們,相當老練的一一在尋找著裡面的漏洞,並且創造著各種各樣貪汙的途徑。
但現在,一個個也不禁的打著小鼓,皇上的強勢與得民心上讓他們膽寒。欲上人不知除非已莫為,政策雖然有漏洞可尋,但政務公開一項,本來可以是空的。但皇上越得民心,這老百姓就越想著報效皇上,皇上又有意無意的在推動著他們那監督權,然後老百姓開始認真的給皇上看著家,守著他們心中聖天子的財產,這些因為皇上的善政與戰爭的節節勝利,而讓百姓們更加的用心,不得不讓官員們不得不小心謹慎的。
現在大明上下,辦學校、修路、水庫這類大型的工程越來越多,最終買單的,都是皇上,百姓們不管這個錢是不是皇上自己造出來的,但這些工程都是為了百姓的出行、水利等所為的。這是皇上自己掏腰包拿出自己的體已銀子來給大家辦的好事,現在不收稅了,皇上又要養兵又要打仗,還管著辦學校、修橋補路等等的事情,錢哪裡這麼容易賺,就是個金山也能‘敗壞’完了。百姓是樸實無華的,他們受了皇上的恩,一直想讓給皇上辦點什麼,來報答一下這份恩情。而不讓皇上吃虧就是他們最簡單的想法,所有的工程立刻有了成百上千又眼睛盯著。
這讓一向漂墨成了習慣的官員,相當的不適應。而隨著皇上的戰場得利,不讓皇上吃虧這種思潮越來越大。(未完待續。。)
ps: 春晚看的如何,剛剛上傳一章,嘿嘿,如果這個時候還有人堅持看,那才讓人感動呢。
第713章親軍體系
隨著皇上在遼東的勝利,各大軍系一個個的都是擦拳磨掌,激動不已。如閆應元的北征蒙古部,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再次踏上了征程。天已經暖和了,對於河套地區一些沒有被徹底趕跑或者征服的一些部落,是時候來一次大清剿了。
這次的目標相當的明確,就是將河套三區,東套、西套、北套全面的清理乾淨。天啟七年,由皇上開了個好頭,這種勝利的態勢在好好的慣徹下去。
閆應元所帶的兵,都是從徵歸化,打敗林丹的驕兵悍將,更是遼東來的關寧鐵騎而後形成了天應軍,那是快速反應隊,用近半的命換來的榮耀。是親軍體系之中,唯一一支傷亡最重的軍隊。因為他們的騎術精湛,所以留給了閆應元北征蒙古。
而後關寧鐵騎整體的投降,讓他們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榮耀,現在皇上打到了遼東,將建奴的偽都、偽朝廷全部的給收復、消滅了,這是多麼讓人激動的事情。
大明之中,天應軍幾乎是最瞭解建奴戰鬥力的了,多強說不好,但高過‘關寧鐵器’一線,穩壓一頭,那是肯定的。面對著建奴的八旗軍,‘關寧鐵器’一直都是敗多勝少。這讓軍隊計程車氣相當的低落。
現在皇上親征遼東,和喜峰口主場作戰不同,是深入敵人的腹地,以三萬兵軍,直接的將建奴擊垮。這是何等的戰鬥力,著實的令人拜服。
現在閆應元將這個訊息在全軍範圍之內宣讀。就是要大家知道明軍是如何的強大,連壓著蒙古一頭的建奴都被皇上打敗了,若再戰失敗,那還有什麼臉面自稱親軍?
下面的人立刻表現出來了強烈的鬥志,北征草原,現在與剿匪無異,因為正建制的部隊已經被打殘了,沒有幾個部落能與明軍正面為敵了,這種情況之下,再不盡快的掃平河套草原。那可就真沒臉了。
訓練了不少時間的大同精忠隊。此時也隨同著閆應元一起奔向了草原。
與之相呼應的,正是歸化城的天仇軍,這裡當然不平靜,在皇上從歸化撤走之後。有幾支蒙古部落。企圖對天仇軍下手。但天仇軍的戰備相當的精良。作戰又謹慎無比,他們出身低賤,蒙皇上天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