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部分(第2/4 頁)
,墩臺八百四十九個,但因主其事者急於求成,多躁率苟且、速成之功,致使邊牆可被隨手傾圮,事實上大金起事之後,邊牆在軍事上也未能充分發揮其防衛作用。
但那時候沒發揮作用,並不代表到了明皇手裡就沒了作用。明皇親軍防守陣地的的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一旦全面收復了邊牆,大金夢可能就要徹底的滅了。
更有甚者,明皇就沒有後招了嗎?真能適可而止嗎?他打出的旗號可是屠滅建奴,那是滅族的口號。邊牆之爭只是他的第一步,這個時候大金就禍起蕭牆,到了明皇騰出手來,建奴女真滅族不遠矣!
嘲諷走了嶽託,阿巴泰、杜真他們的心好象又拉近了一層。接著嘲諷一番黃臺吉,這個時候還不忘借明軍之手消滅自己的打算。然後開始商量遷移事宜。
老寨(赫圖阿拉)是不能回了,在哪裡還是得與代善、黃臺吉打交道。乾脆利落的遠離了這是非之地。最終他們確立了他們的目的地——九連城。(明末遼東形勢圖上沒有這個標記。請讀者參照鎮江城,以後再做介紹。)
從撫順關到鴨綠江畔的九連城,可是不近,從邊牆內走也要有六百里左右。
但那裡可是遠離大明。遠離黃臺吉與代善。莽古爾泰在朝鮮那邊是至高的存在。也多次邀請他們前去幫他。這次乾脆利落的來次大的。直接的遠走。
朱由校現在哪裡叫打仗。分明就是過去佔地盤的,只要兵到,就等於攻克了。做了大量準備的撫順關。就這樣如此輕鬆的拿到了手裡。
“皇上,訊息說撫順的杜度他們已經率兵而走,現在已經過了鴉鶻關,抵達了太子河,準備渡河。”孫承宗說道。
現在明軍雖然控制了蓋州一線,但對東面超過一百里的地方,還是不能有效的控制。這也是明軍急需控制邊牆的最主要的原因。
“朕還以為他們是要與鴉鶻關的黃臺吉,兵和一處,將打一家呢,原來不是這樣,朕倒是不明白他們這拖兒帶女的,到底想要去哪裡?”
“皇上,要不是前去攔截?”
“不必,朕就沿著這邊牆往南,只要收復了邊牆,派兵守住,在這邊牆之內,建奴就猶如這甕中之鱉。朕想,這建奴不傻,他們不會看不出此點,若是朕所料不差的話,撫順關出走的建奴部,可能是欲投朝鮮。”
“老臣也如此看,不過,觀其路線,可能性較多一些,且看一看,他們甜水站,如何行軍了。老臣倒是認為,其迴歸牛毛寨等三寨的可能性比較大。”
孫承宗此時所說的牛毛寨,是通向後金都城赫圖阿拉的“鎮江路”上一個重要軍事要塞。“鎮江路”以今丹東市九連城為起點,路經寬甸縣境內的長甸、永甸、青山溝等地,翻過坎川嶺進入桓仁縣境;再由普樂堡鎮牛毛溝翻過牛毛大山的牛毛嶺,便是牛毛寨;最後經窪子溝進入新賓縣境,到達老城赫圖阿拉。
牛毛寨處地隱蔽,寨址寬闊,交通便利,是一處得天獨厚的軍事要塞。其四周多高山、大山,其一面臨河,四圍皆山,宜農、宜牧、宜漁、宜獵,適於屯兵、練兵,利於防守。
“牛毛寨?孫老師所說的此地,是否為毛文龍大捷之處?”這個名字的確耳熟,所以朱由校問。
“皇上果然博聞強記,牛毛寨大捷的確是毛帥所創奇蹟,若無皇上之親軍出現,應當說是大明對建奴打擊最大的一次了。”孫承宗不無回憶的說。
“願聞其詳。”
“天啟三年(1623年)秋,巡撫袁可立進行了一系列的戰略佈局,使‘大兵出關東下,旅順犄角夾攻’,以圖建立‘恢復之功’。
“那年九月,毛文龍佈置在後金統治區的細作飛報,努爾哈赤準備西征攻打山海關一線。為了牽制後金,毛文龍親統三萬大軍,直搗建奴偽故都赫圖阿拉,以攻其必救。”
“建奴在赫圖阿拉以南的崇山峻嶺之中,設有董骨寨、牛毛寨、閻王寨三座要塞,深溝高壘,易守難攻,是其起家時的根本。九月十三日,毛文龍率部攻克董骨寨,激戰至十六日,佔領牛毛寨、閻王寨,將建奴守敵全部消滅。十七日,後金軍反攻,想奪回三寨,毛文龍設伏以待,將建奴軍包了餃子,大獲全勝。”
“努爾哈赤聞得後方生變,不得不放棄西征打算,率四萬大軍來救。考慮到孤軍深入,師老兵疲,而牽制努爾哈赤的戰略目標已經完成,毛文龍遂決定主動撤出戰鬥。”
“牛毛寨大捷之後不久,毛文龍又再次重創後金軍,取得了烏雞關大捷”。
“兩次大捷,先後共斬首級七百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