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部分(第2/4 頁)
那是何等的舒服。
“劉兄,這兵兇戰危之說,有點過了。現在皇上控制住了這蓋州到瀋陽一線,基本上已經將遼東一分為二,過段時間,清理完成了遼河之側的幾十座城堡,肯定還會北上鐵嶺、開原。而錦寧線,已經將寧遠拿下,其他的只是時間問題了。遼東看似在群狼之側,實側這群狼碰到的是當今巨龍,躲躲閃閃還來不及呢,哪裡還敢一戰?皇上召新科進士前去,肯定是不會有什麼危險的。”袁叔奇家裡還是有點內部訊息的。“史兄以為呢?”
“袁兄分析的鞭辟入裡,小弟拜服。況且,連皇上都不懼這兵兇戰危,吾等身為皇上的子民,又哪裡能畏葸不前呢?”
“史兄所言兄弟受教了。”
“不敢,劉兄方才言及天門城何等的豪華奢侈,大氣磅礴,不過劉兄可知,這一年之前,那裡是一片荒涼,並無人煙。是皇上遷宗室子弟與其內、以數萬蒙古苦役為勞,以大同幾家作坊為建築材料供給,蔣秉採又以三十六家皇莊經驗為指導,在那河套地區開始了大皇莊計劃,撒下了潑天了的銀子,方能造成這一城的繁華。此城現在的作坊集中程度相當之高,集中了皇上幾乎所有的實體,不過糧食產量上,估計最快得在明年,方能達到自給自足。這是底蘊的不足所致。”史可法對於天門城的優劣當然有著自己的見解。
“可以說天門城的繁華是繫於皇上一身,是皇上憑藉著個人的信譽、金錢、智慧達成的結晶,以此也造就了蔣秉採此人。但兩位兄臺莫小看那遼東,那裡可比天門城的優勢更大。”
“史兄之言發人深省,還請不奢賜教。”
“不敢,相互探討而已,愚以為,遼東比天門城有更好的發現空間,一是底蘊深厚,遼東之地,雖拋荒眾多,但莊子也是不少。此次作戰之時,並沒有破壞莊稼,夏收不誤。拋荒之地,僅近年之舉,與天門城的生地天差之別;有城可依,無需為住所發愁,天門城是新城不錯,但那是皇上的無奈之舉,不建城連個住處都沒有,總不能讓居民住帳篷吧。”
“史兄所言極是,天門城為平地而起,是皇上為了宗室子弟無俸可發之因方為之。中原之地已無土地可分配給他們了,宗室之負擔對於大明太過沉重了。就看這同樂酒店裡,多少王爺公主,他們現在靠幾世十幾世的積累,已經是富可敵國了,將錢存到了銀行,吃著利息,同樣可以長期在這裡包房而食,還是如此的窮奢極欲。但那些被分出去的,日子卻苦不堪言。”
劉遠海知道在這同樂酒店裡,有幾十間的房間被從外地趕到京城的土王爺土公主們給常年的包下了,來不來吃都是一日兩餐,錢款照付。相反你要是在同樂酒店沒個包間,你還真不好意思在這貴族圈裡混。
銀行的利息在他們那鉅額的財產前,那是相當重的,就那利息錢,別說包一間房了,就是二間三間,也不足那利息的十分之一。王爺們把這個收入看的相當重,因為這銀子放在銀窯裡不生錢,而放銀行裡,可以提供給他們稍微算是奢侈的生活。而且在這裡搞個包間,比起在府裡養一幫廚子等相對還要省上許多,吃的花樣、口味又比府裡的好,當然樂得為之了。
“第二是遼東土地肥沃、河系發達。這一點是天門城無法可比,皇上有志搞皇莊,相信遼東也是會如此。那裡的條件之優,非草原可比。”
“史兄這點說的不錯,那遼東在建奴沒叛亂之前,何等的富庶,給京城提供多少的糧食之物,這殺千刀的建奴一鬧,硬是給鬧成了拋荒遍地,真是晦氣。”遼東之富在以前是有目共睹的,那時候幾乎是京城的倉庫一般,物產之豐富,令人眼花繚亂,讓人回憶。(未完待續。。)
第738章袁家山人
“第三是戰俘基數相對天門城大,清河一戰俘四萬兵、撫順城前,俘虜三十萬,即便是加上宮刑死亡,還能餘二十餘萬苦役。下過的開原之戰以及以後殺出鎮北關,又有多少蒙古、女真可俘,還是未知數。”
史可法有與參謀部一同共事的經歷,對於遼東戰局看得當然比別人要清楚的多。開原的鎮北關是邊牆最北邊的一個關口,那裡之外就是蒙古聚居地了,那裡最大的霸主,林丹汗,已經在河套地區被擊敗,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裡在舔著自己的傷口呢。而剩下的在蒙古諸部,去年黃臺吉出兵喜峰口時,蒙古諸部也多有參與,被俘五六萬之眾。這塊地方明軍肯定要出兵的,那個時候從南方邊牆有趙率教的兵馬、西方的有閆應元的部隊,西北是大興安嶺、東北是小興安嶺,諸族如何逃避,還真讓史可法期待。
不過說是山脈,也並不一定就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