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第2/4 頁)
天光終於亮了,榆林城裡的火燒的也差不多了,沒有別的來形容了,只有廢墟一片而已。南門之前的蒙古兵們,已經投降了,八萬人,剩下的也不多了,就三萬人左右。而東西方,遍地都是亂民的屍體,大概有一萬人左右。亂民們跑的到處都是,憑著明軍目前的力量根本無法追趕。北城外,四萬多百姓看著自己的家園被毀,哭了一夜了,已經是欲哭無淚了。好在他們還有命在,比他們更不如的,是還有一萬多的百姓來不及逃跑,不是被燒死、就是窒息而亡,永遠的葬身火海了。
打掃了一下戰場,把數字大體一算,秦良玉和盧象升抓緊時間報捷。雖然死了不少兵士,但於敵人八萬軍隊全軍覆沒更加上一萬亂民,這次的大戰實在是大收穫了。也應該先讓皇上高興高興,把這個後顧之憂解決了,不過榆林這個大門就再也關不上了。因為城牆多處倒塌,根本不足以防止林丹大軍的進入,皇上、閆應元那邊的擔子依然不輕。
正在奔波趕路的朱由校接到了大捷的訊息,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是落下了一半。榆林被毀了,一座古城,死難一萬多的近二萬的平民百姓。這又是一次蒙古人焚城的鐵證,以後談到民族融合之時,估計這樣的血證又將會刻意的被忽略了。但朱由校卻不想,待解決了林丹危機之後,這等帳要好好的給鄂爾多斯部好好的算算。
而此次高迎祥如此的喪心病狂的勾結蒙古人興兵榆林,不用說背後肯定也是晉商的影子。現在已經被打的潰不成軍,就是不知道以後聚集起來又是如何的模樣。好在自己已經先與李闖王,先行提出了‘大明永遠不納糧’的口號,他就是喊破了喉嚨,恐怕也不會有幾個人肯跟著他乾的。所以剩下的**萬人,成員只會是越來越少,不會越來越多。
如此這一最大的心病算是放下了,大明亡於誰手,李自成,沒有這股亂匪,大明依然可以挺立著,雖然是日薄西山,最終還是會亡,**不變、朱太祖所定的那些弱智到極點的祖訓若不改,大明的財政赤字,最終還會讓人起來推翻他。(未完待續。。)
第424章災後重建
榆林被毀,首先要的解決的就是受此兵災火災的災民生計問題,這點好說,就是一個錢字而已,只要是用錢可以搞定的事情,對於朱由校目前來說,都不算是個難事了。天雄軍和白杆軍都有皇商團緊緊的跟隨著,讓他們抓緊時間往那裡運糧、運物吧。天氣馬上要變冷了,四萬多人沒有房子,沒衣服穿,沒有、、、、、、這樣的問題還真是讓人頭疼。所以災後重建工作,更是個大課題。
這次的俘虜有三萬人,正好投入重建之中。大同城中,能工巧匠也是不少,更從各地趕來從事天門城建設的,以及宮裡的神宮監都是不可多得的建築人才。分一批過去,再投資個一百萬兩銀子,估計和天門城一起建設。
而各個作坊肯定也一一要去榆林上馬,特別是水泥作坊,可是這次災區重建的用量最大的了,既然一切都毀了,那就建一個鋼筋水泥的城市吧,著宮裡的各作坊去榆林速建作坊。這裡就建一個樣板城吧,四萬多無依無靠的災民,就要他們在災後以手工業為主要收入來源。
著工部參考天門城的施工圖紙,並派幹員前往,重新設計適應榆林當地的城市規劃。
讓三萬俘虜先開始整理廢墟,然後挖地基再說,這都是他們犯下的罪孽,現在是他們在做,以後打完了林丹,就需要整個鄂爾多斯部來償還了。
向全國公告榆林之難,此日大量的榆林百姓死難。下罪已詔,承認自已保護百姓不利,致使百姓死難。並定今日為大明國難日,舉國哀悼。
號召全國捐錢捐物,支援榆林重建,皇上捐出一百兩萬白銀並五十部留聲機拍賣,得資捐助榆林重建。
孫承宗看了盧秦兩位所創的大捷之後,深深的為皇上的識人之明而震驚。這一下,大明的這一劫算是躲過去了一半,下邊的就看皇上親會林丹可汗之戰了。而朱由校為了受難百姓再建新城及一系列的旨意。捐的錢糧等。彰顯了皇上的仁慈。
更是下了罪已詔,這是怎樣的一種氣度,三個月前的大爆炸事件,就是群臣如此的逼迫。也是死活不下這份罪已詔。但這次遠在陝西。而因外族的侵略而下了這份比較‘牽強’的罪過,卻自動的下了這份罪已詔。所以不解的請問皇上為何?
朱由校看著座駕外的外景,回答:“孫老師:自然災難。是天災、是飛來橫禍,就象這天不下雨一樣,非朕能左右的,並不是以朕的意志為轉移,也與朕的德行沒有任何的關係。所以朕並不願下這份罪已詔。但兵災兵禍,卻是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