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第3/4 頁)
也就圖一樂,關他們屁事,打了勝仗還能分他們點戰利品不成?但他們就不一樣了,河套有股份。而且還是大股,是可以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收益,當然興奮了。
聽了這話,朱由校不由的一陣欣慰,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從大明銀行誕生,就與十八錢莊是一對冤家對頭,俗話說,只有同行才是最真摯的仇恨,聯手起來的十八家在財力上雖然不是自己的對手,但的確有把銀行徹底搞垮的能力。如今在相互讓步、相互妥協的基礎上,求大同存小異,終於走到了今天。
“諸位,河套之事第一步已然結束,至此朕許諾過給諸位的土地,也可以實施了。”朱由校給十八家的承諾是每家萬傾,同時為了有相應的人手,所以更是以每人五十畝地為標準。帶多少人來,給多少地。給的地越多,錢莊的股份同樣也就越大。最後至到皇上只佔一成半的股份。現在把他們叫來就是這個目的。
“謝皇上恩賜。”
“那諸位的人口、糧食、農具之類的都準備好了嗎?”
“回皇上,均已經準備妥當,從河南河北等地一共招集了百萬之眾,都已經補辦好了戶籍,許諾給他們七成一的收成。並負責一切農田設施、房屋建造等。”十八家這次是下了大力量了,把能招集到的人全都帶了過來,黃河九患、唯利一套。這裡可是最為肥沃的塞外江南。百萬人就能拿到五十畝地,十畝地就能收一石半,這種畝產一石已經是低到不能再低的收成了。這樣一人五十畝地,就能收到七石半,那百萬人,就能收到七百五十萬石糧食,按平價一兩銀子四石糧算,那就是一百八十萬兩子,十八家一分,一家十萬兩銀子。少是少了點,因為給佃農的實在是太多了吧,沒辦法,皇上那邊才一成五,總不能高過皇上吧。而且這個投資是一次性的,以後會年年受益,十年就能上百萬。而且如果按著皇上的經營方式,翻倍是很輕鬆的。要知道把糧食變成了邦廚醬油,那可是天價,幾十倍的利潤。就是不知道皇上給他們能分潤幾成?
朱由校聽了他們的回答,比較滿意,說:“諸位這點讓利於民,朕感安慰。目前河套之地,除了天門城之外,各位可以指點地方了,最好是十八家集中一些,便於發展。”
“回皇上,吾等已經考察完畢,欲在岱海以西、黃河以東那裡選址,不知可否?”都是老狐狸了,找已經過來了多次考察。這裡的水利當然是相當的好,但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天門城裡都是老朱家的人,雖然不設城牆,但那防護力度,用腳趾頭都能知道有多強悍。
背靠大樹好乘涼,河套這邊到底是人煙稀少,和天門城為鄰居,那安全肯定是不少的。而且天門城環海而建,北方已經有一個歸化城,東邊再有歸化城,西邊有黃河、南邊有大同,在中間的位置,肯定是最安全的。更何況,少了組建安全人員,就少了一大塊的費用,所以十八錢莊的老闆們,確定了這個地方。
“此點沒有問題,”這樣的事情明眼人都看的明白,找一處安全地方存活,本身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所以朱由校直接的答應下來,接著說:“如今河套地區僅僅開發出了黃河東岸的外河套之東,朕觀諸位此段時間所作所為,均步步依著朕的規矩,且對百姓也算仁慈。那朕也大方一些,在內河套掃清之日,朕再給諸位一百萬人的名額。”(未完待續。。)
第446章讓利與人
“草民等多謝皇恩。”十八家一聽,這一下又可以得到皇上的土地了,當然更是高興。
“還有讓你們更高興的,為彰顯朕對汝等此段時間為大明做出的諸多貢獻,特別是能如此對待招募來的百姓,朕心甚慰,決定把朕所佔的一成半,分成三份,一成歸朕,三分給百姓,二分給諸位。”
朱由校樂的大方一次,如果按照大明慣例,開疆拓土得到的土地,根本都是分了下去,什麼招募流民,由朝廷提供土地、農具、牲口等,進行墾荒、種植,然後慢慢的,再陷入土地兼併的怪圈。而那樣的土地分配方式,大明朝廷卻根本和不到什麼好處,僅僅是收一些可憐的農稅而一,要知道大明的農稅在紙面上可是相當低的,三十稅一,比例就是3。33%,與那17%增殖稅,可是天差地別。更何況還有‘特權田’,也就是和稅收絕緣的階層,最終他們才是土地的最大所有者。
而現在,朱由校根本不給他們這個機會,直接把後世的‘土地使用權’借用了過來,全部的土地所有權都是自己的,自己才是大地主,招了商人來給自己當大佃戶,下面的再行分包下去。
這樣自己的收益,再也不是那三十稅一,而是一成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